第三,處理好高雅與低俗的關系,。
在文化和藝術上,,談論高雅與低俗的關系有特定的指向,,那就是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要遵循藝術規(guī)律,作品不能僅訴諸于人的感官,,而是要給受眾以更持久的影響,,能夠升華他們的思想和境界。
雅和俗都是人的體驗,,受眾不同,,其標準也不同。從發(fā)展變化的角度來看,,雅與俗又是不停變化的,。近年來,我們宣傳文化部門在如何評判雅與俗的問題上,,一直在試圖確立一個標準,,或者說導向,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社會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同的觀點,。高雅與低俗,說到底是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關系問題,,是由誰來主導話語權的問題,。精英文化試圖確立自己的主導權,規(guī)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雅的,什么是俗的,。隨著個體意識的崛起,,人們對權威的崇拜越來越淡化,精英的標準已經很難被大眾接受,。
其實,,雅與俗并存符合人民的長遠利益。文化的多元性賦予人民選擇的空間,,而自主選擇恰恰是權利賴以生存的前提,。作為文化管理部門,我們的目標是,,努力形成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既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既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生動局面,。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鼓勵文藝創(chuàng)作和演出既要尊重市場規(guī)律,更要尊重藝術規(guī)律,;既要注重文藝產品的商品屬性,,更要注重其意識形態(tài)屬性,盡最大努力尋求藝術規(guī)律與市場規(guī)律辯證統(tǒng)一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生產道路,。
第四,,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
藝術普及與提高的關系,,與如何實現藝術的功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息息相關。藝術既有教育,、引導的功能,,又有娛樂、審美的功能,。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既受到歷史,、社會、個人因素的制約,,又具有可塑性,,因此,對于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導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這與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不僅不矛盾,而且是“滿足”的題中應有之義,。
著眼“提高”,才能真正地“普及”,,而擯棄“提高”的“普及”,,勢必流于迎合與媚俗,抑或熱鬧一時,,但終歸“媚久生厭”,。同時,提高不是靠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文化藝術的認識功能和審美功能來實現的,。寓教于樂,寓“提高”于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之中,,文化才能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方面發(fā)揮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2009-11-19【《黨的建設辭典》辭條】社會主義文化體制改革
- 2009-11-18【《黨的建設辭典》辭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 2009-06-09李長春在浙江調研 強調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
- 2008-12-25李長春: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作出貢獻
- 2008-11-17李長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