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從未使用過辯證唯物主義的說法,這一說法來自狄慈根和普列漢諾夫,,斯大林則作出了最為有名,、影響深遠的概括與規(guī)定。在斯大林的理解中,,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對象就是自然界,。由于實踐唯物主義的開拓,今天人們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解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是就其基本內(nèi)容而言,,依然相當于傳統(tǒng)哲學中的本體論、認識論部分,。馬克思的學說及其唯物史觀無疑是辯證的,,也是唯物的,但馬克思明確宣稱不論述與人無關的自然界,,更談不上構(gòu)建辯證唯物主義的體系,。有人試圖把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作為馬克思存在自然哲學的明證。我們且不說博士論文過于早期,,不能反映馬克思的成熟思想,更為重要的是還存在這樣一個事實:馬克思在《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序言》中對自己的學術經(jīng)歷進行簡述時,,根本沒有提到自己的博士論文及研究內(nèi)容,,而把《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看成是自己的“第一部著作”,。
歷史科學使唯物史觀成為可能
阿爾都塞認為,馬克思與黑格爾,、費爾巴哈的雙重決裂的全部奧秘都在于“哲學”一詞的含義,。我們可以毫不遲疑地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與“傳統(tǒng)哲學總問題業(yè)已徹底決裂的理論立場”能夠是,,而且只能是歷史科學,。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手稿中,馬克思明確地寫到:“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相互制約,。自然史,,即自然科學,我們在這里不談,;我們要深入研究的是人類史,,因為幾乎整個意識形態(tài)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意識形態(tài)本身只不過是這一歷史的一個方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頁)從最直接的意義上,這段文字清楚地表明了馬克思思想最高,、一元的范疇是“歷史”,,也準確地表明了整體的馬克思學說就是所謂的歷史科學:馬克思學說的具體內(nèi)容,如唯物史觀,、政治經(jīng)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都從屬于歷史科學,,以歷史科學為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