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說,,在所有的文學樣式中,,散文是最切近作者生活和心脈的藝術形式,,那么郭保林的散文集《冬天收獲夏日陽光》(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便是從其生活原壤上成長恣放的心靈奇葩。
出生于魯西平原的郭保林,,對鄉(xiāng)土的依戀是他文學的根,,與此相生的,便是他那些明亮的故鄉(xiāng)畫面:淡黃色的沙灘上那片翠綠的白楊林,,秋季到來時金葉旋曳飛舞,,縈繞著他兒時甜美的夢想;鄉(xiāng)間的早晨有“夾著蠶豆花香味的清亮亮的晨風”,,有叩響田野的清脆曼遠的牛鈴,;斜照的夕輝溫柔地暈染著青紫色的薄暮,縷縷乳白色的炊煙飄飄裊裊,,黃昏溫馨的農(nóng)家小院猶如一汪透明的湖泊,;雨后的原野“潤碧濕黃”云氣氤氳里,活動著下田姑娘的翩翩身影,;那平原的秋色有如亮燦燦的雨絲,頃刻間能濕潤人干涸的心,。從平原到高山,,他的這些畫面漸漸在清新、柔亮中增添了渾厚雄麗的色調,,而在其狀物抒情中,,那淳樸雋永的畫卷的“魂”也愈顯凸出。如他那些寫蒙山的散文,,作者不僅在“那峰的崢嶸,,巖的崚嶒,崮的雄渾,,谷的幽邃”,,“郁郁林莽,漠漠霧嵐”中心馳神往,,也描繪了那“秋一樣醇厚”的山村風情和山鄉(xiāng)人與時代氣息絲絲相連的生存情狀,。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起, 他多次行程數(shù)千公里,,數(shù)度深入祖國大西北,、內(nèi)蒙古大草原、北國邊陲,、青海西藏等地進行采訪和體驗生活,, 飽覽鄂爾多斯高原、錫林郭勒大草原,、巴彥淖爾沙漠草原,、西藏高原等各地風光景象,。其筆致意境,文章色調,,與19世紀某些俄羅斯畫家的畫面有些相像,,純凈、優(yōu)美而又明麗淳樸,,飽含著來自生活和生命真實的鮮活汁液,,流露出一種由此而生的高貴韻味。
人類親近自然,、融入自然是為了尋找自己,,認識自身。他在與大自然相交融中,,注重“打撈歷史的殘章”,, 以深沉的憂患情結和人類終極關懷為作品的內(nèi)核,進入與歷史對話,、縱視古今的極其廣闊的精神視域和心靈空間,,凝鑄深刻沉雄的詩性形象。這些作品的鏡頭,,對準了荒頹的邊城殘垣,,茫茫草原,大漠深處,,颶風,、落日、荒丘曠野間人與獸的枯骨,,古戰(zhàn)場銹蝕的片盔箭鏃等,,展現(xiàn)了壯闊、荒遠,、雄強又蒼茫的自然環(huán)境與物像,,以激昂勃郁的主體意識、熾熱噴涌的豐沛情感與之相碰撞,、相激蕩,,使其擁有了豐茸飽滿的感性、哲理色彩和悠長沉厚的歷史感,。郭保林十分擅長創(chuàng)造物我交融,、混沌雄偉壯麗的豐贍意象,讀來會令人心魄俱動,?!跋﹃柍林厝缟健=鹕墓饷⒃以谖疑砩希业募绨蛏嫌M了落日的齒痕,?!弊髡呤沁\用顏色的高手,他將草原夕陽輝映的色澤,,描繪得無比綺麗炫目,,“那紅可分為粉紅、棗紅,、桃紅,、蘋果紅;那黃可分為橙黃,、桔黃,、褚黃、檸檬黃,;那紫又可分為茄紫,、茜紫、絳紫,、葡萄紫”,。作者強悍的自我主體進一步在與無涯際的宇宙生命心匯神交中矗立起來,作品在充盈的宇宙生命意識和歷史空間意識中,,傳達了作者高邁深沉的思考,,創(chuàng)造了輝耀神奇的藝術境界。
- 2009-12-25楊冬玉:鄉(xiāng)土中“培”出“彭山翠芽”
- 2009-12-16鄉(xiāng)土福建 記憶深處的廊橋
- 2009-12-02根植于鄉(xiāng)土的光澤三角戲 流行數(shù)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