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從數據上看會是比較平穩(wěn)、漂亮的年份,但是有許多的不確定性,,有風險,。我國將面臨來自國內、國外的六大風險。
本報訊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論壇上表示,雖然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前景很好,但是也必須看到,,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隨著國際經濟格局的改變,,中國面臨的發(fā)展形勢比之前更加嚴峻,,因此必須進行深刻的調整和改革。明年的經濟結構調整尤為重要,,可能關乎未來幾十年的發(fā)展,。
中國面臨三方面挑戰(zhàn)
“金融危機之后我們所面臨的發(fā)展形勢遠遠比金融危機前,也比金融危機發(fā)生過程中來得更加嚴峻,,有三個表現(xiàn)性的挑戰(zhàn),。”李稻葵說,。
首先是流動性過剩,。西方國家非常清楚,它們經濟恢復的根基是非常不鞏固的,,而且它們財政擴張空間非常小,,英國、美國乃至于其他歐洲國家在經濟危機爆發(fā)之后債務大都上升了20-30%,,但是經濟還要維持,,怎么辦?只有一個答案,,就是貨幣政策不僅不能收還要繼續(xù)擴張,。在這種共識的引導下,全球貨幣流動性還將持續(xù),,這將使中國經濟面臨資產泡沫上升壓力和匯率升值壓力。
其次,,在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口號下,,全球興起了一輪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浪潮,。在發(fā)達國家眼中,全世界經濟不平衡就是三個國家導致的:德國,、日本,、中國,實際上矛頭是直指中國的匯率,。輪胎案,,特保案等僅僅是開始,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還會愈演愈烈,。更可怕的是發(fā)展中國家,,如印度、土耳其等國,,對中國的出口也是持有敵意的,。加之,當下“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很可能發(fā)達國家是受害者”等思潮的出現(xiàn)也對中國的出口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種種因素帶來的結果就是:中國經濟不可能繼續(xù)依賴出口增長的方式來支撐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fā)展,。
此外,,哥本哈根會議上吵得沸沸揚揚的義務減排問題也是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綠色環(huán)保運動已經升級為一場意識形態(tài),,已經升級為綠色主義,。有些國家可能在這一方面給中國設置障礙。
在這三個表象之后,,李稻葵進一步提出,,中國還面臨一個根本性的挑戰(zhàn)。明年年初中國經濟總體規(guī)模將超過日本,,從戰(zhàn)略上講是重大的包袱,。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作為經濟總量第二的國家,,往往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作為第二大經濟國如果延續(xù)過去的發(fā)展模式肯定會碰到不可逾越的阻力。
- 2009-12-30曾蔭權:“后危機”時代需符合亞洲文化的合作新模式
- 2009-12-22靜候危機結束打場翻身仗 旅葡華人談后危機時代
- 2009-12-21后危機時代的中國經濟改革與發(fā)展
- 2009-11-26黃金成“后危機時代”避風港 “淘金熱”席卷全球
- 2009-11-23葉自成:用易經思維看后危機時代國際格局新特點
- 2009-10-26中國如何應對全球“后危機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