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約束失靈
即使有很好的“激勵機制”,,代理人行為仍然可能偏離委托人的利益,這就需要一個有效的約束機制,,及時糾正代理人的扭曲行為?,F(xiàn)代股份制公司對代理人的約束,在內部有董事會的監(jiān)督,,在外部有代理人市場,、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制約。對于政府而言,,在內部有議會和上級的監(jiān)督,。但如前所述,由于信息不對稱和制度缺陷,,議會難以有效約束政府,。而上級與下級同處于一個機構體系,構成密切的利益共同體,,其監(jiān)督作用也難以發(fā)揮,。在政府外部有人民監(jiān)督和新聞監(jiān)督等,但這里同樣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與企業(yè)不同,在政府外部不存在所謂完善的代理人市場,、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官僚職務常任,薪酬較為固定,,基本不存在失業(yè)問題,,不可能像職業(yè)經理人那樣由經營業(yè)績決定報酬和去留。政府生產的公共產品具有壟斷性,,沒有市場競爭,。政府管理具有強制性,在法定區(qū)域和領域,,人民必須接受政府的政策,,而不能像股民那樣“用腳投票”,自由選擇政府。
3.內部人控制
內部人控制,,其實就是代理人通過其信息優(yōu)勢和權力侵犯委托人的利益,。內部人控制的表現(xiàn)有很多:首先是腐敗的滋生。民主政治中之所以產生腐敗,,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激勵不相容是主要的原因,,而信息不對稱則提供了可能,。代理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容易誘發(fā)以權謀私的動機,,產生腐敗。其次階級立法的危險,,“就是意圖實現(xiàn)(不管是否真正實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的眼前利益,,永遠損害全體的那種統(tǒng)治的危險,。”人一旦掌握了權力,,人性中壞的部分,、對于眼前私人利益的欲望就會在心中很快燃燒起來,。“這就是建立在普遍經驗之上的,、人們被權力所敗壞的普遍規(guī)律,。”無論從人性的自利性出發(fā),,還是從階級的自利性出發(fā),,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少數(shù)人損害整體利益的現(xiàn)象,。其三是機構臃腫,、冗員龐大、效率低下,。遠遠多于實際需要的官僚隊伍是代理人培植親信,、排斥異己的結果,,在最大的個人報酬表現(xiàn)為政治升遷的前提下,這樣做就顯得很有用,。然而其后果是財政吃緊,、效率落后,、職責不清,、辦事紊亂,間接地擴大了公共利益的損失,。
4.公共權力的變異
民主政治中委托—代理關系的客體是公共權力,,具體就是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決策與管理權。由于這種權力是由政府官員代表所有者(人民)行使,,因而具有獨占性和權威性,。它不同于企業(yè)內的權力,沒有與之相平行,、共同存在,、本質相同的另一種權力,。公共權力的運用直接影響著社會公共利益的分配,必須加以嚴格限制,。而委托—代理關系卻常常使公共權力的運用出現(xiàn)偏差,,即“主權在民的變質”,。在代議制度下,,“人民只有一個選舉權,,人民選舉出代議士之后,,一切由代議士代表人民管理政府。這樣就形成人民徒有國家主人之名,無國家主人之實”,,而“代議士變成了國家的主人”。既然“國家的主權實際上已由人民移到議會手中,或者說政治的重心從人民移到議會”,,“自然就形成議會第一,,議會至上,,議會權力過大,,造成議會的專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