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宗教問題長期性、群眾性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有助于我們擺脫“左了,、右了”的困惑,避免“松了,、緊了”的搖擺
把宗教存在的長期性,不是作一般問題而是作根本問題來看,,是強調(diào)觀察宗教問題必須尊重宗教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于是就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研究:宗教存在的長期性是一個歷史范疇,要放到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來進行考察,;宗教存在的長期性有著深刻的客觀基礎(chǔ),,是由宗教賴以存在的根源的長期性決定的;宗教存在的長期性是整體而言,,具體宗教能否長期存在取決于對社會的適應程度,;強調(diào)宗教存在的長期性,主要是為了防治在觀察和處理宗教問題上的“短視癥”,。
把宗教問題的群眾性,,不是作一般問題而是作關(guān)鍵問題來看,是因為正確對待宗教問題實質(zhì)是個正確對待群眾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與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應該一致起來,。只有深入把握宗教問題的群眾性,,才能科學認識和正確發(fā)揮宗教的社會作用。
從方法論的角度看,,長期性和群眾性,,也是認識宗教問題應該把握的兩個基礎(chǔ)的、本質(zhì)的屬性,。深刻認識宗教的長期性,,分析宗教問題才能把握規(guī)律性和復雜性。對反復出現(xiàn),、長期存在的東西,,要特別注意把握其規(guī)律。深刻認識宗教的群眾性,,從事宗教工作才能找準立足點和出發(fā)點,。對大量出現(xiàn)、普遍存在的東西,,要特別注意掌握好政策,。
從實踐論的角度看,強調(diào)認識社會主義的宗教問題要透徹,、深刻地把握長期性和群眾性這兩個基本屬性,則是因為我們一度比較容易忽視宗教存在的長期性和群眾性,,因而也就容易把宗教問題看簡單了,,看不到其中的復雜性。這是長期以來導致我們在宗教問題上認識不清晰,,或認識上左右搖擺,,實踐中發(fā)生錯誤和失誤的病根。馬克思主義政黨堅持唯物論,、主張無神論,,在世界觀上與一切有神論對立,因此在領(lǐng)導群眾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就要特別注意防止簡單化和短視癥,,忽視宗教問題的長期性;注意防止把信仰上的差異擴大為政治上的對立,,只看到宗教被敵對勢力利用的消極面,,忽略宗教問題的群眾性。社會主義運動產(chǎn)生之初,,劇烈階級斗爭的特殊時代條件,,使這種“忽視”和“忽略”有其合理性。但到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由于對宗教問題的長期性和群眾性仍然缺乏透徹深刻的認識,,黨內(nèi)很多人難免把宗教完全等同于“愚昧落后”,,看作是“侵略工具”,處理宗教問題就容易過急,、過粗,、過頭。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教訓一再說明,,不僅是宗教問題,,我們在其他方面出問題、犯錯誤,,很多也是由于急于求成,,盲目行動;過急必導致工作過粗,,草率決策,,操切行事;過粗又導致措施過頭,,調(diào)門升高,,上綱上線;終于搞得局面難以收拾,,又只好用一種傾向去糾正另一種傾向,,左右搖擺,反復折騰,。這一頑癥,,在經(jīng)濟工作中使我們吃過不少苦頭,我們已高度警惕并切實糾正,。宗教工作同樣不可過急,、過粗、過頭,,反復折騰,,給后面留下無窮的麻煩。
- 2009-12-06港媒:陳云林訪臺 文化宗教行程受矚目
- 2009-11-23美軍基地槍擊案兇手郵件曝光 聯(lián)絡極端宗教人士
- 2009-11-13黨的宗教工作:先進性與科學性的統(tǒng)一
- 2009-11-10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fā)起者馬丁·路德誕辰
- 2009-11-04漳浦縣人大開展宗教工作調(diào)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