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zhàn)略角度看,,美國之所以在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上寸步不讓,,很大程度是害怕一旦美國作出讓步,不僅會削弱其在亞太地區(qū)的軍事力量,,更會使日本在外交上更加特立獨行,與美國漸行漸遠,。所以美國把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置于關乎日美安保條約穩(wěn)定的最高層面上,,始終在這個問題上保持對日本的高壓態(tài)勢、強硬態(tài)度,,試圖以此牽制日本新政府的外交走向,,維持美國主導下的日美同盟關系的穩(wěn)定性。而鳩山政府之所以目前仍然保持著高調的強硬姿態(tài),,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政權內部的穩(wěn)定以及日本選民意見的左右,。日本現(xiàn)政權就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不僅在執(zhí)政聯(lián)盟間(民主黨與社民黨,、國新黨)存在不同意見,,甚至日本民主黨內部(防衛(wèi)相與外相)也存在不同的意見。與此同時,,沖繩當?shù)卣懊褚?,對此也形成很大壓力。沖繩居民的抗議游行不斷,,一浪高過一浪,。
日本到底可不可以說不
讓美國感到不快的是日本提出的有關東亞共同體構建的問題。日本方面顯然并沒有打算讓美國方面參與到東亞共同體的構建上來,。外相岡田曾說過,,美國不是“東亞共同體”的“正式成員”,此話立即引起了美國的反彈,,于是,,鳩山在泰國表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軸,所以美國對“東亞共同體”的“參與”極其重要,。然而,,仔細品味一下岡田說的不是“正式成員”與鳩山說的美國“參與”之間,其實并無太大的區(qū)別,,倒是鳩山在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談中說的“日本有點過度依賴美國了,。日美同盟雖然重要,但是日本應該制定更加重視亞洲的政策”更加意味深長,,它暗含著鳩山真的要“脫美入亞”的意思,。日本政府在面對亞洲國家領導人時,,尤其是中國、韓國及東盟等國家,,都展開積極的外交推銷手段,,來推銷東亞共同體概念;但在面對美國政府時,,卻只字不提此,。因此必然導致美國方面的警惕。
盡管日美雙方都以日美同盟作為彼此外交的重點(對于美國而言,,是其亞洲外交的重點),,但顯然,自日本民主黨上臺以來,,摩擦與沖突多多少少已經讓此同盟產生了裂痕,。對于日本而言,日本在戰(zhàn)后基本上都是奉行以日美同盟關系為基準的外交政策路線,。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也曾有一段繁榮的時期。在經濟力即將超越美國的美好展望出現(xiàn)的時期,,索尼會長和某右翼政治人士所著的《日本可以說不》引起了話題,。可是即使在當時,,日本政府也從未對美國說“不”,。因此,即使是面對中國的迅速發(fā)展,,在自民黨執(zhí)政期間,,日本奉行的政策也仍然是與美國一同合力遏制中國的政策。但鳩山首相顯然更愿意把中國的崛起當作日本取得外交獨立的機遇,。因而在對中國的外交上,,采取了一種更為務實的方式來處理中日關系。對于鳩山首相而言,,中國顯然是機遇大于威脅,。因此,在外交政策上才有了以亞洲為重點,,帶有明顯親中的決策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