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二喬”———喬冠華與胡喬木,是新聞文化界乃至中國政壇一對耀眼的雙子星座,,才華名望不相上下,,享譽文壇,,且共同出生于江蘇鹽城,。兩位都是大手筆、大秀才,,南天北地遙相呼應(yīng),,輝映媲美;兩人相差一年來到這個世界,,也曾同長于鹽城一方故土,,共飲京杭運河之水;兩人同是清華園校友,,又都是才華橫溢的書生秀才,,學(xué)有功底,造詣精深……就是這樣舉世聞名的南北兩大才子,,后來竟發(fā)生過一起有趣的“人名官司”,,最終還是由毛澤東主席給了斷的。
喬冠華名揚海外
新中國第四任外交部長喬冠華,,系江蘇鹽城建湖縣慶豐鄉(xiāng)東喬莊人氏,,筆名喬木、于懷,、于潮,。從香港到重慶《新華日報》之前,“喬木”就是喬冠華撰寫國際述評時用的筆名,。
1938年10月,,25歲的喬冠華奔赴香港,任《時事晚報》主編,,在大半年的時間里,,他相繼寫了近百篇文章,達50多萬字,。他的文章所提觀點一針見血,、切中時弊要害,在香港乃至大陸引起強烈反響,?!稌r事晚報》同仁梁路晨先生感到喬冠華寫的這些文筆極為流暢、又頗具真知灼見的社評和國際述評登一下就完實在太可惜了,就建議喬冠華找一個通訊社,,把所寫的文章署名后再發(fā)往世界各地,,借以擴大影響。喬冠華一聽,,正中下懷,。
“那么就用‘喬木’為筆名吧?”梁路晨信口說道,。
“好吧,!”喬冠華不假思索地便答應(yīng)了。
于是,,“喬木”這個名聞遐邇的筆名就這樣問世了,。這樣,一個隨手拈來的名字便傳遍了南國,,乃至南洋各國,。
現(xiàn)代作家葉靈鳳先生十分熟知喬冠華,他對此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喬木本來是個筆名,,而且是他到了香港以后才用開的,。抗戰(zhàn)初期,,他在廣州就一直用的是喬冠華這個名字,。不過在朋友之間,無論是在當(dāng)面或背后,,我們總習(xí)慣稱他為‘老爺’,。只有當(dāng)你連叫他三聲‘老喬’,他都不答應(yīng)你,,那時你才喝一聲‘喬木’,,或‘喬冠華’,他就必然拋下書本從沉思中驚醒,,皺起兩道濃眉,,笑嘻嘻的走過來了。老喬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人物,?!?/p>
馮亦代也回憶說:“我每天讀著《時事晚報》,老喬用‘喬木’這一筆名寫的政論,。每讀一文,,心頭如飲一瓢清泉,不僅徹涼,,而且眼睛也跟著亮起來,?!?/p>
此時,喬冠華為《時事晚報》撰寫的社評幾乎每篇都通過中國新聞社發(fā)往南洋各地諸如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的華僑報紙,故而喬冠華素有“南洋華僑”之美名,。及至新中國成立之后,,喬冠華出訪印尼等國,當(dāng)?shù)夭簧偃A僑青年聲稱,,他們在抗戰(zhàn)時期都讀過喬木的妙文佳作,。
- 2009-12-11寧都會議解除毛澤東軍權(quán)的前后
- 2009-12-11毛澤東與兩個不同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 2009-12-11盤點毛澤東寫給女性的六首詩詞
- 2009-12-11毛澤東與醫(yī)生暢談生死 笑談自己的五種死法
- 2009-12-10毛澤東在皖南事變發(fā)生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