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與國家形成:備具爭議中的歷史課題
zs-bk.com?2009-11-25 15:52? ?來源:社科院網(wǎng)站
我來說兩句
記者還注意到,,上面提到的“早期中國——中華文明起源展”恰好分為三個單元,即“家園”,、“邦國之路”,、“王國崛起”。這三個單元無疑融合了學者們的研究成果,。采用“家園”一詞來標識“邦國”之前的階段,,顯然也經(jīng)過了深入的考慮。
其實,,“邦國”之前的社會階段,,許多學者將其叫做“酋邦”或“分層社會”。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王震中研究員介紹,,“酋邦”概念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人類學家奧博格提出的,。60年代,塞維斯建立了“游團—部落—酋邦—國家”的演進模式,。目前,,“酋邦”已經(jīng)成為探討國家起源問題的中國學者使用頻率最高的術(shù)語之一,。無疑,,較之馬克思、恩格斯的時代,,目前中外學者對國家起源問題的探討,,已經(jīng)大大地深化和細化了。
陜西師范大學教授王暉寫道:“中國早期國家的起源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酋邦社會階段,,相當于古史傳說時代的‘五帝時代’,,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后期,,具體地說相當于苗底溝文化到龍山文化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早期國家出現(xiàn)階段,,相當于古史傳說時代的虞舜夏代,,考古學文化則相當于中原龍山文化的陶寺文化和二里頭文化?!?/p>
看來,,文明起源與國家形成問題研究的開展雖然已有時日,但由于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新的理論方法,、新的分析視角層出不窮,這一課題的研究目前仍呈現(xiàn)一種方興未艾之勢,。民眾的強烈關(guān)注,、學界的激烈交鋒,凡此種種,,都表明相關(guān)研究較之過去的研究更加深刻,,這正是中國當代學術(shù)研究進一步繁榮的重要表征。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guān)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