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但通過活動的開展,也發(fā)現了在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少數基層黨組織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重視還不夠,。具體表現為:工作中一般號召多,習慣于老辦法,、老套套,,缺乏創(chuàng)新;有的有畏難情緒,,認為流動黨員情況復雜,,對管好、管活信心不足,,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一些基層黨組織重班子建設和干部管理,輕黨員隊伍尤其是流動黨員教育管理,。
二是管理難度大,,部分流動黨員游離于黨組織之外。對一些零散外出,,流動地點不固定的流動黨員管理不力,,造成零散外出黨員中沒有正當理由連續(xù)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做黨所分配工作的“三不黨員”數量有所增多,,有的黨員長期不與黨組織聯系,成為掛名黨員,。少數流動黨員“兩不管”,,即流出地黨組織無法管,流入地黨組織不愿管,。有的流動黨員想轉組織關系無處接,,想參加組織生活無處去,想交黨費無人收,,想找組織談心無人聽,,使一些流動黨員成為組織關系裝在口袋的“口袋”黨員。
三是《流動黨員活動證》制度堅持不夠好,。主要表現為存在“三個不夠”,、“三個沒抓好”:鄉(xiāng)鎮(zhèn)黨委發(fā)證和行前教育不夠,流入地黨組織接受,、管理不夠,,黨員本人參加組織活動、交驗證件的自覺性不夠,;發(fā)證,、用證、驗證三個環(huán)節(jié)沒有抓好。
四是流動黨員思想狀況復雜,,發(fā)揮作用不夠,。一些黨員重經濟收入輕思想建設,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淡薄,,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有的甚至見利忘義,出現了一些違法,、違紀的現象,。從調查的情況看,有少數流動黨員存在違反計劃生育,、經濟犯罪和不遵守黨的紀律,,不履行黨員義務,不做黨組織分配的工作,,不起黨員作用等問題,。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從主觀上講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一些流動黨員自身素質偏低,經受不住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從現實的情況看,,大多數黨員之所以成為流動黨員,主要是由于經濟原因,。由于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大,,加之少數黨員黨性不強,總想擺脫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尋找種種借口不參加組織生活,,不履行黨員義務,甚至長期不交黨費,,使自己逐步游離于黨組織之外,,成為“自由分子”。另一方面,,一些黨組織對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思想上存在一些誤區(qū)。集中表現為:一是“小塊論”,,認為流動黨員只占黨員總數中的一小部分,,抓不抓無礙大局;二是“無關論”,,認為流動黨員四處分散,、情況復雜,教育管理工作難度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無精力論”,,認為黨組織面臨的工作千頭萬緒,抓日常經濟工作及在崗黨員教育都忙不過來,,沒有精力去管流動黨員,,工作中表現出“力不從心”。
從客觀上講,,一是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健全?,F行的黨組織設置相對滯后,不少新經濟組織未設立黨組織,,給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帶來了困難,。二是教育管理方法單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黨員教育管理模式缺乏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多樣化的所有制,、多樣化的經營方式以及流動分散的特點,,許多地方和單位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缺乏系統(tǒng)研究,管理中口徑不一,,操作困難,,客觀上弱化了黨組織對流動黨員的吸引力和號召力。三是現行的流動黨員管理辦法有漏洞,,《流動黨員活動證》堅持得不夠好,。從黨員個人方面講,少數黨員對黨員《活動證》意義認識不高,,對《活動證》使用不積極,、不主動。從黨組織角度講,,現行的《活動證》使用對黨組織缺乏約束力,,對《活動證》頒發(fā)、接受等環(huán)節(jié)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使流出地,、流入地黨組織發(fā)證、接證的積極性不高,,影響了《活動證》的使用,。四是一些基層黨組織對黨員關心不夠。一些基層黨組織不知道流動黨員在想什么,、盼什么,,對他們思想上產生的困惑和疑慮沒有及時幫助解決。有的對流動黨員生活困難不能及時解決,,造成黨員感受不到組織的溫暖,,逐漸產生了離心力。
- 2009-10-27武平縣桃溪鎮(zhèn):“三真”確保流動黨員學習實踐活動全覆蓋
- 2009-10-13沙縣三學并舉抓好流動黨員學習實踐活動
- 2009-08-14莆田市貼近流動黨員實際扎實抓好試點工作
- 2009-06-09光澤縣旺眾竹業(yè)流動黨員黃代平:這里就是我的家
- 2008-02-18古田流動黨員新春返鄉(xiāng)共謀發(fā)展
- 2008-01-31全省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座談會召開
- 2007-11-21古田縣“流動黨員”上黨校學習十七大精神
- 2007-07-02福鼎龍安工業(yè)園流動黨員過組織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