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慈悲,?佛陀說慈愛眾生,,給予快樂,是為慈,;憐憫眾生,,拔除其苦,是為悲,。
佛陀教導(dǎo)我們不僅要認識到世事無常的真理,,靜心修行,,減少欲望,,去除煩惱,,保持平和寧靜的心境,還要度己之后不忘度人,,給予他人幸??鞓罚瑤椭藴p輕痛苦,。
何為仁,?孔子在弟子樊遲問仁的時候說了兩個字——“愛人”。正是這兩個字體現(xiàn)了孔子仁學的根本,,成為孔子宏大思想體系的核心,。
仁就是愛人,愛人即成仁,。無論我們是黃皮膚,,還是白皮膚、黑皮膚,,無論是儒家弟子,,還是佛教徒、基督徒,,都有愛人之心,,也有愛人之力,都能做個仁愛之人,。
何為愛,?耶穌教導(dǎo)人們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因為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對看不見,、摸不著的上帝都懷抱愛心的話,,那么他也一定能做到對鄰居、朋友和路人懷抱愛心,,與周圍的一切和諧相處,。
耶穌更強調(diào)的是愛人如己。他知道,,環(huán)顧宇宙,,人類是最最自戀的物種。因此他不要求我們像上帝愛人那樣去愛他人,。他只要求我們把他人當作像自己一樣的人來尊重,,而不是把他人當作物來看待、剝削,、掠奪甚至殘殺,。
耶穌還對愛人如己的“人”下了一個定義:所有人,既包括我們的家人和朋友,也包括莫不相干的路人甲,、路人乙,,甚至包括我們的仇敵和那些有罪的人。因此他說,,“要愛你的仇人,,祝福那些詛咒你的,善待那些恨你的,,為那些利用,、逼迫你的人禱告”。
耶穌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善的循環(huán)將會產(chǎn)生更多的善,,惡的循環(huán)只會導(dǎo)致更多的惡。我們以愛心對待仇敵,,仇敵將會懊悔,、羞愧,不再作惡,。換句話說,,除去仇敵最好的方法,不是肉體消滅,,而是化敵為友,。
仁愛帶給我們更多快樂
仁愛帶給我們快樂、財富和成功,,會使我們擁有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甚至會使我們看起來更加年輕、帥氣和美麗,。
關(guān)于快樂,,如果我們總是從外部世界去尋找答案,總是期望將快樂建立在占有,、索取或是不停的更新?lián)Q代上,,比如再買一輛好車,再買一臺更大的液晶電視,,換一個更加年輕漂亮的太太或者更帥更有錢的先生,,那么我們就永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佛陀說,,快樂,,就像煩惱、憂愁,、痛苦一樣,,都是虛空的幻象,,既不絕對也不永恒,我們對此不能太過執(zhí)著,。
我們要坦然面對并接受所發(fā)生的一切,,不受欲望的驅(qū)趕,保持心靈的平靜,,做到在人生巔峰不得意忘形,在失意之時懷抱希望之心,。
- 2009-11-03曾培炎:經(jīng)濟全球化方向不可逆 反對貿(mào)易保護
- 2009-05-18全球化時代的病理戰(zhàn)爭與政治博弈
- 2009-03-13全球化:黨報經(jīng)濟報道的那道坎
- 2009-03-28當中國的城市化遭遇全球化
- 2009-03-10一個廣州記者的隨感:全球化記者圈
- 2004-08-03臺學者:兩岸統(tǒng)合有助因應(yīng)全球化挑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