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借調人員的借調期間,、工資福利、人事關系乃至借調期滿之后的處遇等,,都可以通過法定的規(guī)范予以規(guī)定,,也可以確立合同制,在借調合同中予以明確,,同時,,針對被借調人員的權利利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或者被忽視的現(xiàn)狀,應當完善相應的權利救濟機制,。為了解決因借調而產生的冗員,,目前許多部門采取了“清退”做法。從信賴保護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似乎欠妥,。但是,從公務員法治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又具有其很強的合法性甚至合理性,。因此,針對這種情況而建構相應的補償機制或者相應的過渡轉換機制,,也就成為了制度建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huán),。但是,我們強調對被借調人員的權利救濟,,絕不意味著“借調”一定時期以后就應當“正式調入”借調單位,。“借調”,,借過是要“還”的,,豈可據(jù)為己有?要正式調入,,則必須走“調任”的交流途徑,。通過“借調”而調入的情形,從公務員法治和公平正義理念的角度來說,,應當是越少越好,。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
曾經(jīng)被借調的名人(延伸閱讀)
陳錫文:2003年后,,任中央財經(jīng)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1994年至1998年被借調在中央財經(jīng)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
梁保華:現(xiàn)任省委副書記,、江蘇省省長。先后在太倉縣新湖公社勞動鍛煉,,借調蘇州地委報社工作,;1970年1月太倉縣委工作人員、縣委辦公室副主任,。
王岐山:1982年,,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借調走了王岐山,,從此他步上從政之路,,官至國務院副總理。
曾蔭權:1977年升任高級政務官,,借調馬尼拉亞洲開發(fā)銀行工作,,研究菲律賓和孟加拉的供水系統(tǒng)及鐵路發(fā)展計劃。
周濤:2005年6月接受了北京奧組委的邀請,,離開央視主持人崗位,,任新聞中心綜合處副處長,在奧運會結束后被任命為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副主任,。
- 2005-06-07國親之間掀風波 借調不歸者將注銷黨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