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工程。作為黨的建設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或者是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學習型政黨,,自然就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搞好這項工程,,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方法和原則。而規(guī)律化的方法和原則即是法則,,同時要有當然的權威性,。
具體來說,建設學習型政黨必須遵循以下“三大法則”:
法則之一:講學習的根本前提是講政治
建設學習型政黨中的“學習”,,不是一般的學習,,更不是泛化的學習,而是一種靈魂上的革命,,是要武裝黨員干部頭腦的,,是要凝聚人心、統(tǒng)一意志,、切實筑牢全黨乃至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說到底是要根本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倘若學習中沒有這樣一根主心骨,,不去把握這樣一個主旋律,、主基調,就會迷失方向,。所以建設學習型政黨,,必須站在政治和戰(zhàn)略的高度,強化“黨”姓意識,。由此也決定了建設學習型政黨的戰(zhàn)略意圖,、價值取向和根本任務,即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必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必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進而切實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和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zhàn)斗力,。
法則之二:抓學習必須搞好“謀篇布局”
學習雖然是虛功,,但更要實做,要像搞工程那樣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去做,。搞工程首要的一環(huán)就是規(guī)劃設計,,抓學習同樣首先要搞好“謀篇布局”,不能沒有一個章法,。一般來說,,至少應包括五大板塊:一是學習,。主要是各級領導干部的學習,,抓手和載體是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有制度,、有組織,、有計劃、有要求等,。二是教育,。主要是一般黨員干部,抓手和載體是“三會一課”制度,,適時配合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時事政策教育等。三是培訓,。主要是干部的輪訓以及專門或專題培訓,,主要依托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和國民教育體系以及高層次報告會等,。培訓既要有長期的規(guī)劃,也要有階段性的計劃安排,。四是交流,。交流也是學習,尤其是對外交流,。主要形式有適時組織學習觀摩交流活動和有計劃,、有目的地外出學習考察等。五是試驗區(qū)(或示范區(qū))建設,。學習不能脫離實踐,,探索性的學習必須結合著實踐的試驗,以便于從點上取得經(jīng)驗,,進而從面上最廣,。學習的“謀篇布局”必須同時考慮它的規(guī)劃、目標以及考核和檢驗,,不然學習就會流于形式,,走了過場,失掉意義,。
法則之三:搞好學習的關鍵在于機制創(chuàng)新
學習是一項任務,,一種工作,,同時也是一種運動。物體運動的規(guī)律(或原理)是力的作用的結果,。沒有“力”的作用,,盡管我們的謀篇布局很好,學習也不會自覺地動起來,,也會死氣沉沉,。學習的主體是黨員干部,所以關鍵在人,,關鍵在調動人,、引導人、激發(fā)人,、推動人,。對于人而言,至少有三種力是不可或缺,、比較受用的,。第一種是壓力。對于黨員干部的學習,,是需要給點壓力的,,要造成黨員干部知識和能力的危機感,即本領恐慌,。面對不適應,、不勝任工作就要被淘汰的危機,相信黨員干部是坐不住的,,就會爭先恐后地去學習,,去提高素質。第二種是動力,。有了學習的動力,,自然就會主動、自覺地去學習,。這種動力主要來自激勵的機制和措施,,以及政績考核和職位晉升的合理預期。有盼頭,、有干頭,、有甜頭,學習和工作起來自然就有勁頭,。第三種是活力,。活力存在于集體之中,源自于競爭或刺激的效應(如鯰魚效應——條件反射),,使其具有一定的被感染力或被示范帶動力,。因此,必須在集體學習中首先造成那樣一種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也包括創(chuàng)新內(nèi)容,、形式和方法來活躍氣氛,從而激發(fā)黨員干部學習的興趣和活力,。
- 2009-10-27劉繼賢:深化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認識
- 2009-10-27從“學習型社會”到“學習型政黨”
- 2009-10-27張全民:探索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新路徑
- 2009-10-20李長春安徽強調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
- 2009-09-28李君如: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
- 2009-09-27《瞭望》:建設學習型政黨
- 2009-10-26建設學習型政黨必須遵循的“三大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