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把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與擴大就業(yè)有機結合起來,尤其是大學生就業(yè),。在英國,,“不管按照什么標準,地方政府都是提供就業(yè)崗位的主要部門,。他們是高度勞動密集型單位,它們用于支付工作人員的支出占到全部開支的一半以上?!薄爱斀裼膭趧恿Τ^2700萬,其中約有250萬在地方政府工作,。換句話說,,英國將近10%的全職或兼職工作由地方政府提供,支付這些人的費用多達350億英鎊”,。當然,,這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地方和基層政府在這樣一個歷史階段承擔的責任和扮演的角色。隨著人口不斷從農村轉移到城市以及城市工業(yè)的不斷擴張,,地方政府活動的范圍和規(guī)模都將不斷擴大,。盡管這種人口和工業(yè)變化的模式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出現,但是當時沒有考慮農民工的城市化和公共服務問題,。一旦地方政府把農民工的城市化納入到議事議程,,其責任會不斷擴大,職能將大大提升,。城市化必將要求增加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員數量,,對政府公務員的專業(yè)化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都不能忽視,需要深入探索,。
第四,,從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出發(fā),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像我國這樣一個處于轉型時期的國家,,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人口轉移也在加速,,地方政府承擔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至少在一個時期是處于壓力較大的時期。在這樣一個時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系不能按照一般國家當前中央和地方關系的模式進行改革,,也不能簡單借鑒發(fā)達國家歷史上的一般情況。與發(fā)達國家比較,,當前我國處于城市化的中期,,城市對公共服務具有巨大的需求,城市政府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和服務供給壓力,。與發(fā)達國家歷史上比較,,我國在這樣一個時期,人口巨大,,史無前例,。因此,地方政府在這樣一個時期面臨的提供公共服務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今后一個時期的政府改革,,依然要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前提下,把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在處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地方機構設置,、以及地方政府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有所突破,。適當突出地方負責民生的政府部門的責任和增加它們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適當增加基層服務民眾的社會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提高他們的待遇和福利水平,在改進基層社會服務水平的同時,,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層工作,,擴大就業(yè),緩解就業(yè)壓力,。這就是社會建設在新的階段必須探索和解決的問題,,既有機遇,,也有挑戰(zhàn)。
(丁元竹 作者為國家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社會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 ![]() |
- 2009-05-11克服經濟困難下一步措施是完善社保
- 2009-04-23人保部積極推進異地社保機構能夠代理結算
- 2009-06-20國務院決定實施國有股轉持 轉全國社?;鸪钟?/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