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挪威奧斯陸,,大約一萬人聚集在奧斯陸大教堂前為22日襲擊事件中的遇難者守夜,現(xiàn)場成為了蠟燭和鮮花的海洋,。
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luò)報28日發(fā)表社論說,,挪威殺人魔寫了將近一千五百頁的宣言,文字最后可以歸結(jié)為四個字:“種族主義”,,甚至于兩個字:“仇恨”,。更讓我們訝異的是,這位殺人魔竟然稱贊臺灣采取單一族群文化,。
文章摘編如下:
瘋狂的行徑總有瘋狂的理由,。日前挪威發(fā)生的恐怖屠殺事件,奪走了將近一百條人命,,理由是什么,?據(jù)媒體報道,這位挪威殺人魔還寫了將近一千五百頁的宣言,,但這一千五百頁的文字最后可以歸結(jié)為四個字:“種族主義”,,甚至于兩個字:“仇恨”,。更讓我們訝異的是,這位殺人魔竟然稱贊臺灣采取單一族群文化,。
從這位殺人魔的言論可以了解,,他仇恨外來移民尤其是伊斯蘭教徒,可以說是一位極右的種族主義者,。就其思想與行為而言,,與二十世紀(jì)的希特勒實在沒有太大的差異。此一事件發(fā)展至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教訓(xùn),,那就是種族主義的幽靈并未消失。這位挪威殺人魔或許是最極端的一個例子,,但我們都知道,,歐洲的極右勢力從未在政治版圖上消失。這個例子也讓我們覺醒,,提防種族主義是時時刻刻不能松懈的工作,。
這位殺人魔盛贊臺灣,固然大多數(shù)的人不會認(rèn)同,,但我們也不能不深入思考,,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認(rèn)識與思維。在殺人魔盛贊臺灣的新聞出來之前,,本報即已指出,,發(fā)生在挪威的事,也有可能發(fā)生在臺灣,,如果我們不對種族主義保持警惕的話,。我們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警告,主要是因為臺灣政治的主軸,,不是經(jīng)濟議題,,不是公義議題,而是族群議題,。也就是說,,政治人物所講的經(jīng)濟議題或公義議題,最后都可化約為族群議題,。
過去每逢選舉時,,總會聽到一些這種帶有仇恨的語言,現(xiàn)在雖然沒有說得那么露骨了,,但福佬沙文主義依然存在,。
在一個真正多元的社會中,彼此互相尊重是最根本的教養(yǎng),像“我是臺灣人”的競選語言,,如果放在美國,,其意義等同于“我是白人”,必然引起軒然大波,,但在臺灣好像根本無所謂,。或許這是挪威殺人魔盛贊臺灣的原因之一,,如果真是如此,,豈不令人感到悲哀。
分享到: 新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