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挪威恐怖襲擊事件兇手布雷維克當日在奧斯陸法院首次出庭受審,。這位殺人狂徒曾要求身穿制服出庭,并要求法庭向公眾公開他首次出庭受審的過程,,以便他向全世界解釋自己的做案動機,。但在挪威警方的請求下,,為防止布雷維克在法庭上公開傳播他的極右主張,,法官決定對他進行了閉門審理,。
中新社北京7月26日電 題:挪威血案警示:右翼思潮暗流涌動
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挪威奧斯陸警方于當?shù)貢r間25日下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將22日發(fā)生的爆炸和槍擊事件的傷亡人數(shù)調整為76人,。挪威首都奧斯陸24日舉行集體悼念儀式,,人們用手中的鮮花和蠟燭緬懷兩起事件的死難者。幾天以來,,各國政要先后發(fā)表聲明,,譴責兇手的卑劣行徑。全世界媒體都在持續(xù)關注事件的進展,。雖然目前該案疑點重重,,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災難”的制造者是一個有著排外思想、反穆斯林情緒的極右翼分子,。
32歲的布雷維克,,長著一頭金發(fā),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挪威人,。他沒有犯罪記錄,,也不是國際恐怖組織的成員,在奧斯陸擁有一家農場,。案發(fā)前,,他從未進入過警方的視線。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挪威男子將槍口對準了手無寸鐵的同胞,,制造了震驚世界的驚天血案,。
血案發(fā)生后,他的動機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一開始都將矛頭指向國際恐怖組織,,但隨著事件的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面,警方認為這兩起事件是極右翼分子在報復社會,?!都~約時報》等多家媒體認為,血案的發(fā)生昭示出右翼思想在挪威乃至整個歐洲的正在復蘇,。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張健認為,,雖然挪威血案從目前來看還只是個案,但反映出挪威右翼勢力有重新抬頭的趨勢,,兇手用這種激烈的宣泄方式表達了對執(zhí)政黨的不滿,。
挪威右翼勢力的壯大與挪威社會生活的變化不無聯(lián)系。據(jù)路透社報道,,挪威1995年到2010年移民數(shù)量增長了三倍,,達到50萬人,。而挪威總人口僅為480萬人。挪威的右翼政黨進步黨2009年大選后成為國會的第二大黨,。作為一個右翼政黨,,進步黨反對現(xiàn)行的移民政策,主張禁止伊斯蘭“罩袍”進入學校,。
右翼政黨一直作為挪威政治中的固有角色存在,。上世紀80年代末,右翼政黨保守黨,、基督教人民黨和民主黨三黨組成聯(lián)合政府,,但后來被左翼的工黨取代。
張健所長認為,,挪威人的排外思想提供了右翼思想生長的土壤,。移民的大量涌入以及種族矛盾不斷升級,客觀上加速了右翼思想的蔓延,。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自由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起到了煽風點火的作用,。
從空間上看,,挪威是一個歐洲國家,很多問題并不是獨立于歐洲之外的,,歐洲的許多問題在挪威也同樣存在,。近年來右翼勢力在歐洲的復蘇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挪威。警方已經(jīng)證實布雷維克與“捍衛(wèi)英格蘭聯(lián)盟”和歐洲的“停止歐洲伊斯蘭化”等反伊斯蘭教組織有聯(lián)系,。
挪威發(fā)生血案后,,挪威政府不得不加強防范右翼極端主義以及防范恐怖主義的力量。另一方面政府要繼續(xù)推廣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強調融合,、化解矛盾是解決右翼思想的重要途徑。
張健所長認為爆炸槍擊事件對挪威社會產(chǎn)生巨大震動,,所造成影響也將是持續(xù)的,,并不是兩三年能夠緩和的,挪威人的生活也可能就此改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