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華盛頓7月21日電 (記者任海軍)隨著“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21日落地,,美國的航天飛機計劃終于“壽終正寢”。在“后航天飛機時代”美國載人航天何去何從,?在這個時候,,圍繞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去年公布的新太空戰(zhàn)略的爭論再次浮出水面。
其實,,早在2003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后,,美國就已著手準(zhǔn)備“后航天飛機時代”,。根據(jù)時任總統(tǒng)布什制定的太空政策,美國航天局出臺了“星座計劃”,,力圖研制新的飛船使美國宇航員重返月球,,在月球建立“長期有人駐守的基地”,此后登陸火星,。
然而,,奧巴馬上臺后很快決定放棄“星座計劃”,轉(zhuǎn)而希望美國航天局在2025年后能將宇航員運送至小行星等低地軌道以外的天體,,到本世紀(jì)30年代中期將宇航員送至火星軌道,。
奧巴馬的航天計劃激起了尖銳的爭論。批評人士認(rèn)為,,美國載人航天目前步履蹣跚,,航天局雖有很多計劃但多停留在紙面,目前沒有開發(fā)出新型運載火箭,,除了購買俄羅斯載人飛船的“船票”外,,近期也沒有運送宇航員前往太空的計劃。
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更是直言,,如果美國在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不具備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及地球之外的載人探測能力,,將從航天領(lǐng)域領(lǐng)導(dǎo)者降格為太空探索的二流或三流國家,。這一觀點在宇航員和航天科技人員中不乏共鳴,。
但美國航天局辯解說,美國載人航天的一切活動都在按計劃進行,,私營企業(yè)將很快開發(fā)出運送宇航員前往空間站的“太空巴士”,,美國也在研制新型大推力火箭,奧巴馬已為航天局指明了目的地近地小行星,,盡管他未確定是哪一顆近地小行星,。
美航天局副局長洛里·加弗認(rèn)為,批評人士沒有意識到奧巴馬上臺時美國載人航天項目的窘境,,“我們將它從懸崖邊拉了回來”,。
或許是為了進一步解疑釋惑,本月初,,美航天局局長博爾登在國家新聞俱樂部舉辦了一場以航天局未來為主題的演說,。他說:“美國在太空的領(lǐng)導(dǎo)權(quán)仍將持續(xù)至少半個世紀(jì),因為我們已經(jīng)打下了成功的基礎(chǔ),?!彼€強調(diào),美國對到達載人航天的新目的地“雄心勃勃”,,關(guān)鍵問題“并非是否進行載人航天,,而是通過何種方式實現(xiàn)”。
美國航天局5月底披露了研制新式航天器的計劃。該航天器名為“多用途載人航天器”,,大致以“星座計劃”中的“奧賴恩”飛船為基礎(chǔ)建造,,外形呈錐體,可讓4名宇航員在里面生活21天,,其安全性是航天飛機的10倍,。航天局希望,將來可以用它把宇航員送到遙遠的太空,,最終送往火星,。
雖然有航天局高官的樂觀預(yù)言和新公布的計劃,但對于美國載人航天的前景,,迷茫情緒始終揮之不去,。主流媒體對此表達了疑惑?!度A盛頓郵報》說,,在美國載人航天前途的種種不確定因素里,唯一確定的事情是裁員隨著航天飛機退役,,美國航天局的大批承包商將削減工作崗位,,宇航員和技術(shù)人員隊伍也都可能面臨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