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在英國倫敦市中心拍攝的資料照片顯示,,傳媒大亨默多克(左)與國際新聞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麗貝卡?布魯克斯從默多克的公寓離開(7月10日攝),。管轄新聞集團所屬英國報紙的國際新聞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麗貝卡?布魯克斯15日宣布辭職,,成為新聞集團旗下英國報紙《世界新聞報》竊聽丑聞曝光以來首位下臺的集團高層管理人員,。新華社/路透
隸屬于默多克新聞集團的《世界新聞報》被具有“超強商業(yè)智慧”的默多克老板判處死刑并立即執(zhí)行了,,但這張歷史悠久,、讀者眾多的英國小報所制造的竊聽事件卻依然在繼續(xù)發(fā)酵,,對整個英國社會造成“難以治愈的傷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既然僅《世界新聞報》一家報紙就在過去10年中竊聽了數(shù)千名社會名流和普通百姓的電話語音信箱,,那么,默多克老板麾下的其他眾多傳媒機構肯定也沒袖手旁觀,。竊聽事件暴露出的問題對默多克傳媒帝國來說不過是冰山一角,,這個不可一世的西方傳媒大鱷在搶占美國、英國等西方強國傳媒市場的過程中,,一直在用非法手段打造見不得陽光的“傳媒空間”,。
英國議會的調查報告認為,《世界新聞報》的“竊聽觸角”已伸進了“英國權力機關的心臟”――牽連到警方,、軍方,、王室、政府,、議會等各方面的人員,。在英國,媒體用竊聽方式搜集資料是違法的,。根據(jù)英國相關法律,,只有執(zhí)法部門才能在“案情需要”的情況下經過“特別批準”,限制性地使用截獲相關信息的“特殊手段”,。既然知道竊聽違法,,默多克新聞集團為何還要知法犯法,以身試法呢,?
假如我們能夠對默多克先生進行一次面對面采訪,,那么,針對其員工違法竊聽事件,,這位世界最大的傳媒集團的老板會給出怎樣的回答,?他肯定不會說,竊聽是為了吸引讀者眼球,,是為了搶占“話語制高點”,,是拓展“新聞業(yè)務發(fā)展空間”,。他同樣不會說,竊聽手段可以幫助默多克新聞集團在英國的政治舞臺上獲得呼風喚雨的政治能力,,在與競爭對手的較量中保持不敗,。針對有些問題,默多克的真實看法顯而易見,。在他眼里,,大眾傳媒與其說是監(jiān)督政府的工具,不如說是控制政府的杠桿,。新聞是權力,,誰掌控了媒體,誰就可以像政府,、議會,、司法機構那樣獲取影響力和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