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東京5月12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文部科學省12日說,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土壤新測出多種放射性核素,。福島大學11日公布的研究結果則顯示,,福島市上空6000米至8000米區(qū)域輻射量急劇上升。這些都表明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仍在擴散,。
文部科學省12日說,,在日前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土壤進行放射性物質檢測時,人們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碘和銫之外的多種放射性核素,,包括鑭-140和碲-129m,。
由于鑭-140的半衰期只有約2天,,所以這證明放射性物質仍在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向大氣泄漏。
福島大學的研究小組從4月15日至29日,,每天向福島市上空釋放一個氣球,,利用氣球上安裝的檢測裝置,測量距地面約20千米范圍內的輻射量,。測量結果顯示,,地表附近β射線的計數(shù)率約為134cpm,之后隨著高度上升逐漸減少,,但到了6000米附近計數(shù)率開始急劇上升,,在8200米處達到506cpm的峰值。而通常情況下,,這一高度的β射線計數(shù)率是80cpm,。
放射性同位素發(fā)出的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會直接或間接地產生電離和激發(fā)等效應,,探測器利用這些效應能探測放射性同位素的強度和性質等,。放射性同位素的量越多,其射線在閃爍型探測器的閃爍體上引起的閃光次數(shù)就越多,,儀器記錄的脈沖次數(shù)也就越多,。測量結果可用計數(shù)率即射線每分鐘的計數(shù)次數(shù)(cpm)來表示。
福島大學認為,,含放射性物質的大氣被上空更加溫暖的空氣層阻隔,,無法繼續(xù)上升,因此隨著氣流在距地表一定高度擴散,。
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除向大氣擴散外,,還繼續(xù)進入海洋。東京電力公司11日說,,當天發(fā)現(xiàn)核電站3號機組水閘附近的混凝土豎井內,有含放射性物質的污水流入,,并繼續(xù)流進海洋,。
據介紹,東京電力當天從水閘附近的海水中檢測出了相當于法定濃度限度3.2萬倍的放射性銫-134和相當于法定濃度限度2.2萬倍的放射性銫-137,。
不過,,東京電力之后向豎井內灌注了混凝土將豎井堵死,11日晚污水已不再向海中泄漏,。
受放射性物質繼續(xù)擴散的影響,,神奈川縣政府11日說,在9日于該縣南足柄市采集的“足柄茶”鮮葉中,,檢測出放射性銫的活度達每公斤茶葉550至570貝克勒爾,,超過了每公斤500貝克勒爾的暫定標準值。這是神奈川縣的農產品首次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南足柄市的茶葉產地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約29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