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均益:
關于這個話題我們今天請到兩位,,一位是我們特約評論員葉海林,;還有一位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和東南亞研究所的副所長張學剛先生,。張先生,,首先有一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借助這個圖板,再來了解一下柏威夏寺,,這一次柏威夏寺以及這次沖突的邊境地區(qū)了基本情況。
我們現在的圖上可以看到,,這就是柏威夏寺,。它實際上的位置,這邊是泰國,,這邊是柬埔寨,,它位于這樣一個地區(qū)。我們再往下來看,,實際上真正的爭議地區(qū)是這一片,,這個紅色這一片,4.6平方公里爭議地區(qū),。然后這里面關鍵一個問題,,報道說,柏威夏寺是在一個懸崖峭壁上,,屬于根據海洋法庭判例,,它屬于柬埔寨,但是要進到柏威夏寺,,由于它是500米高懸崖峭壁的關系,,必須要繞到泰國境內才能夠進到柏威夏寺,這是一個基本的地貌,。我想請問一下張先生,,現在這兩個國家在爭的是什么東西?是寺,,還是爭議的地區(qū),?
評論:柏威夏寺:柬泰兩國的心結
張學剛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
實際上真正的分歧所在是進入寺周邊這4.6平方公里土地所有權是什么,事實上寺廟本身歸屬權1962年國際海洋法庭已經做出了判決,,隨后當時是泰國在占據寺廟,,也接受了判決,并且從寺內撤軍,包括一些文物也歸還,。關鍵就是這個寺廟,。
水均益:
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泰國也還承認這個寺廟是屬于你柬埔寨的,。
張學剛:
應該說現在是這樣,,官方態(tài)度是承認的,但是一些民間人士還有不同的意見,,認為當時的判決不公,,難以接受,尤其是在4.6平方公里的土地所有權問題上提出了異議,。
水均益:
至于海洋法庭的這樣一個判決,,我們等會再說,首先作為專家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柏威夏寺它有什么樣的歷史背景,,或者有什么特殊價值?
專家觀點:柏威夏寺為古高棉帝國文明瑰寶
張學剛:
其實柏威夏寺是建于公元十世紀到十二世紀,,那個時候正好是古高棉帝國統(tǒng)治的時期,,古高棉帝國實際上是被柬埔寨人認為是他們一個民族的自豪,因為他們在這個民族傳承上面是有很相似性,。所以說從這一點上說他們認為這是他們民族驕傲和文化的瑰寶,。
另外就是它的藝術價值很高,它是一個縱長大概800米左右的中軸線上一字排開,,不同的建筑,,然后周圍有臺階和回廊,而且有非常精美的石雕,,所以從藝術價值上說,,2008年得到了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認可。所以說無論從民族認同感說,,還是從文化傳承,,還是從藝術價值來說,應該說是人類文化的瑰寶,。
水均益:
葉先生,,剛才張先生提供海牙的判決。現在來看,,盡管1962年到現在過去了很多年,,但現在來看這個判決有什么毛病嗎?或者對泰國和柬埔寨雙方來講他們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