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代表巴勃羅·索隆指出:“我們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雙軌制談判,,不允許任何方面忽視或否認《公約》和《議定書》,,不允許任何一項文案代替《議定書》。”美洲玻利瓦爾聯盟反對拋棄《議定書》的主張,,得到了非洲和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支持,。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阿圖爾·倫格-梅茨格則認為,,如果一些國家堅持極端立場,,那么坎昆大會達成一致意見是不可能的。但他又表示,,《議定書》減排安排所覆蓋的國家有限,,這不足以應對氣候變化。此間輿論認為,歐盟這一立場的潛臺詞仍是重彈“主要發(fā)展中國家也要承擔強制性減排義務”的老調,,與“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不符,。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3日對媒體說,在坎昆大會上應達成涵蓋所有核心問題的一攬子協議,,包括減緩,、透明、資金,、技術,、適應和森林問題,否則美國就不會接受,。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的立場為坎昆大會設置了很高的障礙——要求所有參會方在短暫會期內就氣候談判涉及的所有核心問題達成協議,,這一主張很不現實,。
據3日坎昆公布的一份會場問卷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氣候變化給全球帶來的影響極度嚴重,。此項調查是墨西哥政府和一家全球氣候研究中心共同進行的,受訪者是從世界各地前來參加坎昆氣候大會的代表,,總人數超過500人,。
83%的受訪者認為,只有真正受到自然災害的危害,,各國才會更加積極地應對氣候問題,;88%的人表示,如果現在不采取措施應對氣候問題,,那么這將成為全球沖突的引爆點,,甚至會導致戰(zhàn)爭。關于公眾對氣候問題的認知度,,58%的人認為公眾對氣候變化了解有限或不充分,;只有5%的人相信人們對這方面的了解非常充分。對于全球經濟衰退是否影響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超過90%的受訪者給出肯定的答案,,認為經濟不景氣導致各國政府減少了相關投入。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東部城市坎昆舉行,,這是繼哥本哈根大會后,,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進行的又一次重量級會議,來自近20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萬多名各界代表與會,。
據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