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6月2日報道 “美國科學家創(chuàng)造出史上第一個人造生命,!”這是近日很吸引眼球的一條大新聞,。領(lǐng)導這項研究的克雷格·文特本人的說法是:“這是第一個人造細胞,是地球上第一個父母是計算機,,卻可以自我復制的物種,?!?/p>
在媒體上推波助瀾的還有一些人文學者。他們有的對此推崇備至,。例如,,美國一位著名生物倫理學家聲稱這個成就結(jié)束了有關(guān)生命的存在是否需要特殊的力的爭論,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可與伽利略,、哥白尼、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的發(fā)現(xiàn)媲美,。有的則憂心忡忡地說,,這項新技術(shù)有危險,要保護人類健康和環(huán)境免受其害,,應立即停止研究,。奧巴馬總統(tǒng)也緊急下令其生物倫理委員會評估這項研究的風險。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生物學家的相對冷淡,。接受媒體采訪的生物學家大多認為這只是技術(shù)上的進步,,而不是科學上的突破。一位著名美國生物學家干脆說這是“炒作”,。文特是美國生物技術(shù)業(yè)的一個怪才,在許多方面更像一個商人而不是科學家,。他善于推銷,,“炒作”正是其特長。
我們先來看看這項研究究竟是怎么回事,。文特等人要創(chuàng)造的是一種最簡單的細菌――蕈狀支原體,。它的基因組(一個細胞內(nèi)的全部基因稱為基因組)的序列已經(jīng)被全部測出來了。生物的基因是由4種核苷酸(類似于4種字母)按不同的排列組合而成的,,它們的排列順序就攜帶了遺傳信息,。蕈狀支原體的基因組大約由108萬個核苷酸按特定的順序組成。在遺傳時,,基因組要復制自己,,以原有的基因組為模板,用單個的核苷酸做原料,,合成新的基因組,。
文特等人的計劃,,就是想按照這種細菌的基因組序列,用化學方法把核苷酸一個一個連接起來組成基因組,。不過,,按現(xiàn)在的合成技術(shù),要一口氣合成含有108萬個核苷酸的序列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們首先要化整為零,,把基因組序列分成1000多個片段,每個片段含1000個核苷酸,,分別合成(其實是從另一家公司訂購的),。然后把這些片段放進酵母菌中,由酵母菌把它們組合成完整的細菌基因組,。再把基因組從酵母菌中提取出來,,放進一種和蕈狀支原體很接近的細菌――山羊支原體中。蕈狀支原體基因組利用山羊支原體的蛋白質(zhì),、細胞器等復制自己,,形成了新的蕈狀支原體。
- 2010-05-28“人造生命”令世界不安 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
- 2010-05-22首例人造生命耗時15年花費4000萬美元
- 2010-05-22世界首個人造生命在美誕生 能自己生長繁殖
- 2010-05-22人造生命顯雙刃劍效應 奧巴馬下令評估倫理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