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圣誕節(jié)
圣誕節(jié)還有一說法是源于猶太人光明節(jié)傳統(tǒng)。猶太人不過圣誕節(jié),,卻在圣誕節(jié)期間慶賀“哈努卡”節(jié),,又叫光明節(jié)、點燭節(jié),。它是猶太歷3月25日,,公歷11與12月之間,,今年是12月17日。兩千年前猶太領袖馬塔提亞領導起義反抗亞歷山大大帝,,他死后,,兒子馬卡比率部族收復耶路撒冷圣殿。慶賀時發(fā)現(xiàn)圣殿只剩一瓶圣油未開封,,僅夠金燈臺點燃1天,。運來新圣油要8天,但這瓶圣油竟奇跡般8天不滅,。如今光明節(jié)第一天點兩支燭,,每天添一支,到第8天共9支,。圣殿金燈臺原為7枝燈臺,,后來為9枝,象征一支燈臺和神跡的8天,。光明節(jié)如同圣誕節(jié),,更多是孩子的節(jié)日,全家聚會,、點燈燭,,誦經紀念歷史苦難。
記者曾多次圣誕夜采訪伯利恒和拿撒勒,,感受較濃厚圣誕節(jié)氣氛,。拿撒勒7萬人口,基督徒占四成,。他們不時面對激進穆斯林的挑釁與威脅,,連阿拉伯基督徒市長賈拉希也曾遭襲擊。一些基督徒被迫遷至海法市,,那兒是以色列三宗教,、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相處最和諧的城市。
伯利恒在耶路撒冷南9公里,,沿盤山公路東行3公里的馬槽廣場和圣誕教堂,,是康斯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公元325年來朝圣,選定公元二世紀圣·賈斯汀考證的圣誕洞穴為址,,歷時14年建成,。屢遭地震和戰(zhàn)火洗劫,公元529年重建,,由多個教派聯(lián)合管理,,附近還有牧羊人曠野、瑪利亞哺乳石洞等圣地。
已故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曾多次到伯利恒和全球宗教領袖同慶圣誕夜,,祈求和平,。那時伯利恒山城燈火輝煌,半山腰的圣誕教堂朦朧神幻,,百米見方的馬槽廣場人山人海,,十幾米高的圣誕樹下,上演各國圣誕歌舞,,音樂,、煙花、烤肉香味和煙霧震撼人心,,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圣誕祝詞表達共同和平心愿。如今,,這一切都如夢幻,。
圣地三大宗教的兩千多年變遷,先知先覺領袖追求和平的智慧和勇氣,,留給世人無盡的思索,,學會和諧相處,還有漫長路途,。
本報記者 陳克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