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漆箸充滿著中國傳統(tǒng)食器的日用之美,。圖片來源:福視悅動 “世界筷子的發(fā)源地在中國,,中國筷子的漆箸在福州?!逼狍缭诟V莸臍v史悠長,。史料記載,2200多年前閩越王無諸在福州建冶始逐漸形成制箸技藝,。稱“筷子”為“箸”,,始于漢朝,唐朝時稱為“筋”,,明清時由“快”到“筷”,。自漢唐以來,福州人一直稱筷子為“箸”,。清光緒年間,,福州漆筷進入鼎盛時期,清朝至民國生產(chǎn)漆筷較為著名的店家有“蔣興記”“楊春盛”“蔣德興”等40多家,。新中國成立后,,福州于1954年成立了臺江竹器社大量生產(chǎn)漆筷,1958年,,臺江竹器社,、第六脫胎漆器廠漆筷車間、第五脫胎漆器廠漆筷車間合并成立福州漆筷廠,。 漆箸產(chǎn)品采用毛竹,、楠木、天然大漆等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具有造型美觀,、圖案新穎,、光滑均勻,、紋彩絢麗的特點,而且耐高溫,、耐酸堿,、無毒、不變形,、不脫漆,、不褪色。產(chǎn)品以外型區(qū)分,,可分為圓筷和方頭圓筷兩大類,。“臺花”以錫箔紋飾刻縷于漆筷表面,,涂漆打磨后顯出原刻縷之錫紋圖案,,華麗鮮艷,;“晚霞”以髹漆色層不同,重點打磨,,以顯薄暮霞光,;“赤寶砂”則以色漆、銀箔點綴畫面后再與磨漆工藝結(jié)合,,呈現(xiàn)珠光寶氣,、晶瑩華貴的藝術(shù)效果。 漆箸制作技藝精巧絕倫,,運用脫胎漆的髹蝕技法,,以錫箔紋飾刻縷、髹漆,、打磨,、點綴結(jié)合,采用印花,、貼花,、琢花、火化鉛,、仿景,、錄藍(lán)等裝飾,使福州箸圖案華麗鮮艷,。2007年,,福州漆箸制作技藝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福州漆箸還是上海世博會福建館展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