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人民衛(wèi)士”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家三代接力護邊七十載
2024-09-16 13:39:37?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張治立 加孜拉·泥斯拜克 “黨和國家已經(jīng)給了我們家很多榮譽,,現(xiàn)在又授予我這么崇高的榮譽,我肩上的任務更重了,。我怎么才能做得更好,?”9月13日晚,在祖國西陲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xiāng)提孜那甫村,,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對前來看望慰問他的基層干部和親朋好友說,。 當日,巴依卡被授予“人民衛(wèi)士”國家榮譽稱號的消息,,成為雪域高原上人們最開心的事,。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邊境線長888.5公里,、與三個國家接壤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巴依卡一家三代接力護邊七十載的故事家喻戶曉。如今72歲的巴依卡盡管一身病痛,,卻仍然有著高原雄鷹般的豪邁:“新中國成立后,,我父親就把護邊當作無比重要的任務,70多年來,,這個任務在我們家一代代傳了下來,。只要我有一口氣在,護邊的任務永遠扛在肩,?!?/p> 路再險,不退縮 “我們這個地方叫達坂,,國門鑄在心里面,;我們這個地方叫高原,生命禁區(qū)守邊關……”在新疆軍區(qū)某邊防團紅其拉甫邊防連的文化墻上,,《紅其拉甫之歌》道出了高原雪域的艱險苦寒和戍邊衛(wèi)士的忠誠勇毅,。一旁展示的“守防足跡”圖片里,少不了向導巴依卡和兒子拉齊尼·巴依卡的身影,。 “巴依卡父子和我們一起巡邏,,體現(xiàn)了軍民守邊穩(wěn)疆魚水情深?!?月9日,,紅其拉甫邊防連指導員馮康佶說。每年新兵下連,連隊就給他們講述巴依卡一家和邊防官兵巡邊的故事,。 巴依卡家的客廳里,,掛滿了邊防官兵為他拍的照片:冰河里,他騎著牦牛沖在巡邏隊伍前面,;雪山上,,他的胡子和衣帽掛滿冰霜;國旗下,,他行注目禮深情唱國歌,;界碑前,他把“中國”兩個字描紅,。 這位始終把黨員徽章戴在胸前的高原牧民,,舉手投足間盡顯拳拳愛國之心、殷殷報國之情,。 “這是我爸爸在給解放軍帶路巡邊,,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巡邊,這是經(jīng)過吾甫浪溝最危險地段,,這是翻越再勒阿甫達坂……”巴依卡深情地介紹每一張照片背后的故事,。 護邊30多年,身上的傷痛和病痛,,已不允許巴依卡站立或端坐太久,。記者從他的目光里看出:他在流連走過的每一條路,身邊的每一名伙伴,,逝去的每一段時光,。 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官兵們說,這里的巡邏線是全軍目前唯一一條騎牦牛執(zhí)勤的巡邏線,,有些地方,,只能從寬約50厘米的狹窄處通過。山上碎石翻滾,,人員無法躲避,。 從1972年到2009年,巴依卡共巡邏700多次,,行程3萬多公里,,多次在危難之中解救邊防戰(zhàn)士。而他自己,,卻負傷6次,。2004年和2021年,他分別做了心臟搭橋和心臟支架手術,。 是什么力量支撐巴依卡一次次迎著艱難險阻為邊防官兵帶路巡邊,? 巴依卡凝視一張黑白照片中的父親良久,,父親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當年的教導言猶在耳:“巴依卡,黨是我的爸爸,,祖國是我的媽媽,。邊防線我走不動時,你得走,,你走了我才心里踏實?!?/p> 1949年底,,凱力迪別克成為民兵后,主動給巡邊的解放軍當向導,。他常常感慨,,共產(chǎn)黨和牧民一起勞動,牧民蓋房子或有什么困難,,解放軍都會趕來幫忙,。共產(chǎn)黨來了,他們才過上了好日子,。 “孩子,,護邊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巡邏路上確實有很多危險,,但我們必須要做好國家的事,。”巴依卡年邁時,,對兒子拉齊尼·巴依卡囑托道,。 事再難,不放棄 從紅其拉甫邊防連出發(fā),,到被稱為“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溝溝口,,海拔逐步攀升,9月初的天氣隨時會降雪,。10余公里的柏油路,,已讓記者深深嘗到了“行路難”的滋味。 “再往前走就沒路了,,我們每次巡邏,,都是沿著這條河到烏什達拉達坂。河道在變動,,每次行走的路線也不一樣,,有經(jīng)驗的巴依卡每次帶路都是走在最前面,提醒哪里有危險?!奔t其拉甫邊防連二級上士王利軍指著腳下的吾甫浪河說,。 1972年,20出頭的巴依卡跟著年邁的父親參加了巡邊任務后,,父親便把向導的“接力棒”交給了他,。 巴依卡發(fā)現(xiàn)要完成好這項任務非常艱難,除了風餐露宿,、爬坡過坎,,應對雪崩、滑坡,、泥石流等險情,,還要默默記下每一塊界碑、每一個有特點的石頭,。 “年復一年巡邊,,遇到的困難太多,爸爸是怎么做到的,?”巴依卡當時不理解父親,。父親告訴他:“當你真正把護邊刻在腦子里,你的想法就不一樣了,?!?/p> 1986年7月,罹患肺病的凱力迪別克不讓兒子在家陪護,,不讓他耽誤巡邊,。等巴依卡完成任務回家,父親已經(jīng)去世5天,?!拔业陌职趾芰瞬黄穑∷屛叶昧它h的恩情報答不完,,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他教會了我怎樣像帕米爾雄鷹一樣不懼艱險、守土有責,?!?/p> 在紅其拉甫邊防連的不遠處,是新建不久的拉齊尼軍警民聯(lián)合執(zhí)勤工作站,,站內最年輕的護邊員是00后,。護邊員夏克爾·吾斯曼江小時候聽長輩們講過,以前巡邊時道路交通,、物資保障等條件可不像現(xiàn)在,,常常是一難接一難,。 夏克爾當上護邊員后,詢問巴依卡當年巡邊情況,,巴依卡講述著那時的艱難,,但臉上始終掛著笑容。 在艱難困苦,、風霜雨雪的一次次洗禮中,,巴依卡越來越堅強。1995年他巡邊時腿部受傷,,1999年巡邊時頭部受傷,,2001年肋骨被滾石砸斷5根…… 巡邊生涯中,巴依卡家先后有14頭牦牛在巡邊路上被石頭砸死或摔死,,每次邊防連給他賠償,他都擺擺手說:“黨和國家給我們辦了那么多事,,解放軍給我們幫了那么多忙,,我損失牦牛算什么?如果真問我有什么要求,,我只有一個請求,,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p> 1999年“七一”,,滿頭白發(fā)的巴依卡,在鮮紅的黨旗前莊嚴宣誓:“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心再痛,,不悲觀 巴依卡家客廳的四壁就是一面面“榮譽墻”,。 榮譽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 巴依卡記得上小學時,,父親因巡邊護邊工作成績突出被評為“自治區(qū)優(yōu)秀民兵”。當時,,父親對他說:“如果我不在了,,你要保管好我的獎狀?!?/p> 看到父親對冒著生命危險而取得的榮譽這么重視時,,巴依卡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巡邊生涯里,,巴依卡沒能見到最后一面的不僅是父親,。1987年,他的妻子因難產(chǎn)去世,;1994年,,身患高原肺水腫的母親去世,。因跋涉在巡邊路上,巴依卡都沒能見她們最后一面,。 讓巴依卡心痛不已的還有英年早逝的兒子拉齊尼,。 “拉齊尼從小就很懂事、很善良,,看到誰有困難就想去幫助,。”巴依卡說,。2004年,,拉齊尼從部隊退伍后,飽受病痛困擾的巴依卡把趕牦牛的鞭子交給拉齊尼:“我走不動了,,你要把我走的路走下去,。你在部隊歷練過,身體又好,,又有經(jīng)驗,,一定能帶好路?!?/p> 曾和拉齊尼一起巡邊的夏克爾說,,拉齊尼和他的父親、爺爺一樣,,是出色的向導,。每次執(zhí)行巡邊任務,他總是確定前方路況安全后,,才讓邊防戰(zhàn)士通過,。 “我這輩子要一直做不穿軍裝的邊防戰(zhàn)士,永遠護好祖國的邊境線,?!薄叭绻眢w允許,我再干護邊員40年,。我干不動了,,由兒子干;兒子干不動了,,由孫子干,。”拉齊尼生前接受采訪時的豪言壯語,,至今仍在雪域高原上回蕩,。 2021年1月4日,已是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的拉齊尼,,為解救落入冰窟的兒童不幸英勇犧牲,,年僅41歲。 提到拉齊尼,,接受采訪的干部群眾無不流露出敬佩和惋惜之情,。提孜那甫村黨支部書記米爾卡米力·拉力比克說,生死考驗面前,,拉齊尼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是提孜那甫村的驕傲,,也是新疆的驕傲,,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每當想起兒子不在了,,心里會很疼,,但也很為他自豪?!弊屑毑潦美R尼雕像的巴依卡說?,F(xiàn)在,,他并不寂寞,,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有很多人關愛著他,。他們中有邊防官兵,,有年輕的護邊員,有隔三差五來看望他的干部,,還有慕名而來聽他巡邊故事的游客,。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