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自1950年第一批全國勞模誕生至今,,勞動模范,,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榮譽,伴隨著新中國的發(fā)展進步,,影響了幾代人的人生追求,。我們國家究竟有多重視和尊重勞動模范,?有一個數據可以說明。
去年“七一”前夕,,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首次頒授“七一勛章”,,共有29人榮獲這一黨內最高榮譽。在29人中,,有8位全國勞動模范,,以及多位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大杰出工人等勞動榮譽獲得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禮贊勞動創(chuàng)造,,強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什么是勞模精神?概括起來就是“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這24個字,,精準概括了勞模精神的豐富內涵,,道出了勞動模范能在廣大勞動者群體中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
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是勞模的底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當家做主的中國工人階級,,全力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洪流,,大慶“鐵人”王進喜立下“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錚錚誓言,。
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是勞模的追求,。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而奮斗,。這位是“中國焊將”高鳳林,他先后為90多發(fā)火箭焊接過“心臟”,,北斗衛(wèi)星,、導彈、嫦娥月球探測器,、載人航天火箭和長征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fā)動機上,,也都烙印著他的焊接軌跡。每一次火箭升空,,高鳳林都會感到十分驕傲,,他說:“這是我的國家,她現在的強大,,也有我的一份努力,!”
淡泊名利、甘于奉獻,,是勞模的境界,。 在貴州遵義,黃大發(fā)帶領村民歷時36年,,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一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生命渠”,用實干兌現了“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誓言,,被譽為“當代愚公”。
在內蒙古阿巴嘎旗,,廷·巴特爾扎根牧區(qū)近50年,,探索出保護生態(tài)、發(fā)展經濟,、促進增收的新路子,,使當地牧民生產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勞動的內涵在更新,勞模的標準在“進階”,,但“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始終是不變的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