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印記丨“走”過長征路的手搖發(fā)電機
2021-08-10 16:10:09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吳靜 作者: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有一臺從長征烽火中“走”來的手搖發(fā)電機,,發(fā)電機表面斑駁的軍綠色鐵皮留下歲月的痕跡。 中央紅軍準備長征時,,中革軍委僅有這一臺手搖發(fā)電機和一臺發(fā)報機,,數(shù)量稀少的設備尤顯珍貴,組織專門委派一個128人的加強連保護這些設備,。長征路途遙遠而艱辛,,但紅軍戰(zhàn)士始終沒有拋下那些珍貴的設備,用生命守護著手搖發(fā)電機和發(fā)報機抵達延安,,保證了部隊信息的傳遞,。 這臺手搖發(fā)電機,見證了紅軍戰(zhàn)士們不平凡的長征歷程,,也承載了他們堅決完成使命的信念和勇于為黨犧牲的決心,。 回望80多年前的那段歷程,漫漫長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zhàn)役戰(zhàn)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評價:“紅軍將士上演了世界軍事史上威武雄壯的戰(zhàn)爭活劇,,創(chuàng)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看重長征這段苦難而輝煌的歷程,,曾多次講述半條被子,、半截皮帶等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并在多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到訪長征出發(fā),、轉折,、會師標志性紀念地。 2015年,,遵義會議召開8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遵義。 2015年6月16日下午,,他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和遵義會議陳列館,,聽講解、看實物,、觀圖片,。“烏江渡口還是原貌嗎,?”“遵義原來有沒有革命活動,?”總書記不時駐足,了解詢問,。會議室的墻上掛著遵義會議全部參會人員照片,,據講解員陳松回憶,總書記在此駐足良久,。 2016年,,長征勝利80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寧夏六盤山腳下的將臺堡,。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和將臺堡會師,標志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在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習近平總書記說,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zhàn)、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 在這里,總書記發(fā)出“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的號召,。 從將臺堡回京三個月后,,總書記出席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 在大會上,,他17次提到“偉大長征精神”,10次強調“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并在講話中對“偉大長征精神”做了全新詮釋和解讀: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到訪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fā)地江西于都,他動情地說,,當年黨和紅軍在長征途中一次次絕境重生,,憑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創(chuàng)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 “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我們血戰(zhàn)湘江,。相信大家在這都會受到一種靈魂的洗禮,、精神的升華,。” 2021年4月25日上午,,在廣西考察調研時,,總書記有感而發(fā)。 這場史無前例的遠征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將指引我們在新的長征路上奮勇前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