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記憶 | 在陸家嘴,閱讀改革開放的樣本
2021-07-06 22:26:49 來源:看看新聞Knews 責任編輯:陳瑋 作者:徐曉 瞿軼羿 戴晶磊 夏祺 師玉誠 張鷹 李書鑫 吳博暫別浦西,讓我們前往浦東,。 今天的騎行黨課,,邀請了三位浦東開發(fā)開放的見證者親歷者,在他們的帶領下,,上一堂別開生面的黨課,。 100年中國看上海,30年發(fā)展看浦東,。浦東承擔著國家戰(zhàn)略使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陸家嘴是閱讀改革開放史的一個樣本,,一起出發(fā)吧,。 浦東開發(fā)陳列館 “浦東開發(fā)初期,我走進這棟2號樓,,擔任《浦東通訊》記者 編輯,,記錄浦東,我們今天的騎行黨課就從這棟小樓開始,?!崩祥_發(fā)、資深媒體人岑毅是第一段的講解員,。 浦東大道141號,,高2層,建于1956 年,,至今已有63年的歷史了,,29年前的1990年5月3日,,就在這個門牌號內,時任上海市市長朱镕基宣布,,浦東開發(fā)辦公室(簡稱“開發(fā)辦”)成立,。 在陳列館里有一輛自行車,岑毅很有感觸,,“這輛28寸的自行車,,當時被上海人稱為“老坦克”,當時的辦公條件很艱苦,,許多人騎著“老坦克”到處跑,,從早干到晚,就是感覺快,,走路快,吃飯快,,語速快,,程序快,辦事快,。我當時在采訪中看到,,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市,紛紛在浦東建造大樓,,稱之為“省部樓宇”,,我們常會拉開這個百葉窗,看看外面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p> 浦東大道1號 告別浦東大道141號,來到浦東大道1號,,這里是中國船舶大廈,,也是前花旗銀行副行長裴奕根曾經奮斗過的地方。 “我第一次來陸家嘴,,還是在學生的時代,,那時候坐擺渡出來后是一個狹長的馬路,一直走到東方明珠公園的那個地方,,除此以外就什么都沒有,,后來隨著我的工作機構,拿到人民幣業(yè)務的牌照,,搬到浦東,,才和陸家嘴結緣?!?/p> 講起陸家嘴高樓的歷史,,他如數(shù)家珍。 “在那個時候,在小小的船舶大廈里面,,擠進了花旗 匯豐等一系列機構,,招牌林立形成了有名的,銀行招牌一條街,,后來陸家嘴的大樓就慢慢起來了,。” 船廠1862 第三站的講解員,,是上海船廠的副總經濟師,,葛珺。 “上海船廠今年已經158年了,,我應該算老浦東也是船廠的老工人,,那時候我家里住在浦東八號橋,有一天 我突然想往民生路那里走,,結果騎車進了里面的一片棚戶區(qū),,繞來繞去走了一個多小時,哪像現(xiàn)在,,濱江貫通了以后,,一會就可以騎到這里了” 浦東陸家嘴是改革開放史的一個縮影,城市的發(fā)展日新月異,,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騎行黨課,未完待續(xù),,等待您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