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寫下“遺書”馳援武漢,,有人不幸犧牲在路上——藍天救援隊:撐起生命佑護搖籃
2020-03-05 19:56:33 來源:湖北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在武漢市黃陂區(qū)天河三路附近,,一塊人煙稀少的荒地上,,矗立著一座灰色的倉庫和一排集裝箱板房。這里是450名藍天救援隊志愿者奮戰(zhàn)了近40天的基地,。 1月25日以來,,約2600萬件援助湖北的防疫物資,從這里緊急運往醫(yī)院,、單位,、社區(qū),,統(tǒng)一藍色著裝的志愿者用雙手和汗水筑起了一條物資中轉(zhuǎn)的“生命通道”。 這是一群“鋼鐵”戰(zhàn)士:沒有床,,坐著椅子上靠一夜,;沒有熱水,堅持半個月不洗澡,;沒有電,,無法燒開水,寒風中拿著礦泉水直咕嚕,。千里奔波,,與疫情賽跑,還有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聞者淚目,,他們卻無怨無悔。 3月2日,,記者走近那一片撐起佑護生命的“搖籃”,,探尋在荊楚大地上綻放的美麗花朵。 24小時連軸轉(zhuǎn),,450人輪流接力 每天72萬件物資發(fā)往防疫最前線 進入基地,,記者仿佛來到了一家正在加班作業(yè)的工廠:等候進入的車輛排起了長隊;從門崗到倉庫約300米的道路兩邊,,擺放著一排集裝箱,,里面陣陣電話聲、傳真聲,;在倉庫門口,,工作人員正指揮著2輛貨車有序進入…… 倉庫內(nèi)更是熱火朝天,有人開著叉車,,有人推著平板車,,還有人赤手上陣,把一件件擺得整整齊齊的紙箱搬裝上大貨車,。5名隊員拿著筆和紙,,記錄每一件出庫物品。 倉庫分為醫(yī)療設施區(qū)和生活物資區(qū),,前者堆放的都是口罩,、護目鏡、手套等防護用品,,后者庫存的是奶粉,、牛奶、尿片等生活用品,。每一箱物品上都注明了產(chǎn)品的型號,、大小,、規(guī)格、數(shù)量等信息,。藍天救援隊全國總隊長張勇介紹,,這些物資已分好類,省慈善總會的分撥計劃一到即可出庫,。 藍天救援隊是中國民間專業(yè),、獨立的純公益緊急救援機構(gòu),成立于2007年,。疫情發(fā)生后,,張勇1月25日在北京發(fā)出援助武漢的倡議后,藍天救援隊湖北隊,、江蘇隊,、北京隊的數(shù)十名隊員立即開拔,自駕大貨車奔赴武漢,。他們連夜通過各種關(guān)系找到這座面積7500平方米的倉庫,,次日開始分撥中轉(zhuǎn)省慈善總會接收社會捐贈的各類防疫物資。 11時許,,2輛郵政大貨車進入倉庫,,50多名志愿者迅速迎上去,打開車門,,將物資一件件搬運下來,,分類存放。這是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捐贈的物資,,從上海轉(zhuǎn)運過來,,有口罩、防護服,、體溫計,、鞋套等各類用品,共計1486件,。1個小時后,,物資全部歸位,所有人大汗淋漓,。 看似簡單的搬運中轉(zhuǎn),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這是一場沉重的體力賽,。張勇描繪了這樣一幅情景:20多名專業(yè)能力強的志愿者24小時駐守天河機場,負責國際援助物資清關(guān),,然后搬運上車,;20多輛大貨車日夜馳騁在機場到基地10公里的道路上,;100多人守在倉庫,不停地搬運,,入庫,、出庫通宵作業(yè)。1個多月來,,每一個隊員至少熬了5個通宵,,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5個小時,一天下來腰酸背痛,。 這是一場細致的繡花活,。95%的物資需要開箱清點,重新分配,。一家海外機構(gòu)捐贈的物資要分給58家醫(yī)院,,僅口罩就有10多種型號,且大部分標寫的是英文,,手套要數(shù)到“只”,,不能有絲毫差錯。隊員們坐在地上清點了4個多小時,,所有人眼睛都花了,,腰也伸不直了。 有一次,,一位隊員把1000只手套錯看成了1000雙,,直接發(fā)了出去。凌晨2點,,醫(yī)院打來電話,,隊員們連夜補貨?!拔覀兣e了一個數(shù)字,,就可能會影響前方的救治,必須時刻仔細再仔細,?!?/p> 這是一場超長接力跑。超負荷工作不能讓一個人長期干,,江蘇,、河北、河南等9?。ㄊ校┑乃{天救援隊接踵而至,,輪流換班。截至3月1日,,已累計有450名隊員援助武漢,,中轉(zhuǎn)物資約2600萬件,,日均分撥物資72萬余件,目前在崗隊員為170人,。 半個月洗上一次熱水澡,,很開心 睡上4.0版本的單人床,很滿足 采訪3個多小時后,,湖北隊隊員皮建軍為記者倒上了一杯熱水,,他笑著說:“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熱水?!?/p> 原來,,這是一座剛建成的倉庫,隊員們進場時,,僅有一根直達倉庫的電線,,電壓僅能滿足照明。大伙忙了一夜,,準備燒一壺開水,,結(jié)果剛插上電源,倉庫陷入一片漆黑,。無奈,,隊員們只能連續(xù)喝了一周的礦泉水。后來,,在地方政府和電力部門的幫助下,,換了變壓器,拉上新電線,,隊員們才喝上開水,。 在基地,記者還發(fā)現(xiàn)各種“臥室”:停在路邊的一輛輛皮卡車上,,有人裹著被子在睡覺,;在倉庫二樓的一個角落,擺放著10多頂帳篷,,幾名隊員“橫七豎八”地躺著呼呼大睡,;在道路兩側(cè),還有23間編了號的集裝箱板房,,每間板房不足18平方米,,卻擁擠地擺放著6至8張單人床。 “這是我們一個多月來睡覺的4個版本,?!逼そㄜ娭v解了床的由來。 起初,隊員們沒有床,,困了就直接坐在椅子上“點”一夜頭,有的五六個人擠在一輛皮卡車上,,裹著兩床被子蜷著身子將就一晚,;幾天后,有了一些簡易帳篷,,3個大男人可以躺下來一起睡,;再后來,又陸續(xù)來了一些寬大,、擋風的高級帳篷,,隊員們每人一頂,終于能睡上一個安穩(wěn)覺,;2月下旬起,,陸續(xù)調(diào)來了23個集裝箱板房,150多名隊員有了自己的單人床,。 “4.0版本的床睡得非常舒服,,條件太好啦?!眻允亓?個多月的江蘇隊隊員張宇樸經(jīng)歷了每個版本,,睡在單人床上,他非常滿足,。 15時,,3名女隊員拿著衣服和洗漱用品,登上了停在板房旁的一輛綠灰色卡車,,上面寫著“女士專用,,男士止步”字樣。 “這是省應急管理廳3月1日調(diào)來的一輛洗澡車,,專為女隊員服務,。”隊員們說,,這輛車24小時提供熱水,,可一次性滿足8人同時洗澡,3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10多名女戰(zhàn)友個個高興壞了,。 離洗澡車20米遠,是一個沒有門鎖的簡易澡堂,,由2個集裝箱板房拼湊而成,,5名男隊員一邊哼著歌一邊洗著熱水澡。 皮建軍說,剛來的時候,,沒有電,,沒有設備,無法提供熱水,,所有人半個月沒有洗澡,。后來,有人運來了2臺燃氣熱水器和4臺電熱水器,,可一次供6個人使用,,大伙才開始輪流洗澡。但到女隊員時,,還要派一個人站在門口“放哨”,,非常不便。 一群最美逆行者,,為何如此拼命,? 答案只有四個字:熱愛生命! 吃完午飯,,20多名隊員戴上口罩,、穿上防護服,整裝待發(fā),,前往江岸區(qū)進行社區(qū)樓道消毒,。“除了轉(zhuǎn)運物資外,,配合地方消殺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張勇說,,截至3月1日,,他們已累計為武漢市2000多個小區(qū)、樓宇進行了消殺,。只要有需求,,一個電話隨叫隨到。 這是一群最美逆行人,,一群最可愛的人,。在他們當中,有老板,,有律師,,有公務員,醫(yī)護人員,,還有普通的打工者,,他們身份各異,卻都懷著一顆救死扶傷的心。 55歲的皮建軍來自黃石,,是大冶市一名公務員,,2015年榮登中國好人榜,曾參與四川雅安,、緬甸,、云南魯?shù)榈鹊卮笮∷丫?0余次。此次,,他帶著老婆一起來武漢,堅守陣地30多天,。 河北隊隊員董國強是一名大老板,,身家上億,得知招募信息后,,連夜寫下“遺書”放在保險柜,,直奔武漢。20天后,,家人才知道他在一線參加救援,,擔心不已,他卻大手一揮:“沒事,,大不了把自己丟在武漢了,,后事我都安排好了?!彪娫捘穷^泣不成聲,。 江蘇隊隊員許鵬2月7日星夜馳援武漢,后來主動到山東協(xié)調(diào)一批彌霧機,,2月21日在運輸途中遭遇車禍,,不幸去世,年僅39歲,。之前,,9歲的兒子問他:“爸爸,你在哪,?我想你,。”他回答:“爸爸在武漢打怪獸,?!睕]想到,這個善意的謊言成了父子間最后的對話,。 90后女孩李夢丹是荊門的一名教育培訓師,,1月28日瞞著丈夫和孩子,一個人跑到武漢,做起了一名統(tǒng)計員,,每天坐在倉庫門口16個小時,,沒有算錯一筆賬。3月1日,,當她被前來支援的隊友替換時,,淚流滿面,依依不舍,?!叭绻行枰译S時可以趕過來,?!?/p> 基地醫(yī)療隊的3名女同志,都是外省三甲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他們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在武漢一待就是20多天,每天為隊友們測體溫,、做檢查,,指導大家如何防護。 張勇說,,來漢的450名藍天救援隊員,,大多數(shù)有著豐富的國內(nèi)外救助經(jīng)驗,此次來漢,,都義無反顧,。 曾有人問張宇樸:“你為什么這么拼命?”“熱愛生命,?!?/p>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 通訊員 李敏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