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預(yù)防,,戴口罩,、勤洗手,給自己居住,、生活的環(huán)境消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冠狀病毒是一類具有包膜的RNA病毒,,當包膜被消毒劑破壞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從而使病毒失活,。由于有這個包膜,冠狀病毒對化學消毒劑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 針對近期公眾對消毒劑使用需求的急劇上升,,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各類化學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關(guān)于化學消毒劑 化學消毒劑是指用于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要求的制劑,,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將病原微生物消滅于人體之外,,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的。常用的消毒劑產(chǎn)品按照成分可分為9種:含氯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環(huán)氧乙烷,、雙胍類消毒劑和季銨鹽類消毒劑,。 消毒劑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化學品,必須嚴格按照說明選用,。消毒劑不是濃度越高越好,,過度使用會帶來其他風險。如過氧乙酸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輕易地將微生物殺滅,,常用于衣物、地面,、墻壁,、房屋空間等的消毒,但使用濃度過高時可刺激,、損害皮膚黏膜,,腐蝕物品。同時,,長期大量使用同一種消毒劑,、滅菌劑,會使微生物產(chǎn)生抗藥性,,滅菌效果大大降低,。為避免致病菌產(chǎn)生耐藥性,可以輪換使用不同消毒劑,。部分消毒劑一定程度可以在功能上相互替代,,但各類消毒劑消毒原理不同,使用和禁忌事項也各不相同,,必須慎重選用,,才能做到安全消毒,、有效消毒、綠色消毒,。 常見化學消毒劑 及其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1 醇類消毒劑 常見的醇類消毒劑是乙醇和異丙醇,。95%的酒精能將細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質(zhì)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酒精進入細菌體內(nèi),,因而不能將細菌徹底殺死。如果酒精濃度低于70%,,雖可進入細菌體內(nèi),,但不能將其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凝固,同樣也不能將細菌徹底殺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順利地進入到細菌體內(nèi),,又能有效地將細菌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凝固,因而可徹底殺死細菌,。因此,,WHO推薦含量70%-75%的乙醇作為手消毒劑。酒精不適宜用于大面積消毒,。 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酒精是易燃易揮發(fā)的液體,,當空氣中的酒精含量達到19%,溫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時,,遇到火星就會閃燃,,使用時切記遠離火種。使用前徹底清除周圍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時不得接觸明火或靠近明火,。 使用后必須將容器上蓋封閉,嚴禁敞開放置,。使用過的毛巾等布料清潔工具,,在使用完后應(yīng)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閉存放,或放通風處晾干,。 家中需要酒精消毒時,可購買小瓶裝酒精(≤500毫升)使用,。家中不要囤積酒精,。酒精容器必須有可靠的密封,嚴禁使用無蓋的容器,。存放時遠離火種,、熱源,溫度不宜超過30℃,,防止陽光直射,。 酒精著火滅火簡易方法,。濕布蓋火,斷氧是最靠譜撲滅酒精起火方法,。在實際操作中,,有條件時,最好事先將覆蓋物浸濕,。最好使用覆蓋面較大的濕布,,滅火時不能有快速拍打動作。一旦被燒傷,,第一要緊的事情,,當然是滅火。傷者正確的應(yīng)對措施應(yīng)當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立即脫去衣物,。衣物沾上酒精,已經(jīng)成為燃燒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脫離熱源,可以最大限度的減輕損傷和后果,。第二,,避免高聲喊叫。在頭面部已經(jīng)被火焰包圍的情況下,,喊叫會引起嚴重呼吸道燒傷,。而呼吸道燒傷,是燒傷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第三,,設(shè)法滅火。應(yīng)當就地打滾壓滅火焰或至少壓制火勢,,減輕損傷,。 2 84消毒液 84消毒液屬于含氯消毒劑,是以次氯酸鈉(NaClO)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適用于一般物體表面,、白色衣物、醫(yī)院污染物品的消毒,。NaClO具有強氧化性,,可作漂白劑,能夠?qū)⒕哂羞€原性的物質(zhì)氧化,,使其變性,,因而能夠起到消毒的作用。84消毒劑有致敏作用,,具有腐蝕性,,可致人體灼傷,,該品放出的游離氯有可能引起中毒。該物品不燃,。 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與腐蝕性,,必須稀釋以后才能使用(按照說明書),使用時應(yīng)戴手套,,避免接觸皮膚,。 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與腐蝕性較強,可腐蝕金屬,,對織物有漂白作用,。必須用于衣物的消毒時濃度要低,浸泡的時間不要太長,。 84消毒液是一種含氯消毒劑,,而氯是一種揮發(fā)性的氣體,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須加蓋蓋好,,否則會很快失效,, 達不到消毒的效果,宜現(xiàn)用現(xiàn)配,,一次性使用,,勿用50℃以上熱水稀釋。 不要把84消毒液與其他洗滌劑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為這樣會加大空氣中氯氣的濃度而引起氯氣中毒,。尤其是潔廁靈(一般都含有鹽酸)與84消毒液千萬不能一起使用,否則會引起化學反應(yīng),產(chǎn)生有毒氣體(氯氣),輕者可能引起咳嗽、胸悶等,重者可能出現(xiàn)呼吸困難,,甚至死亡,。因此,清潔馬桶時,應(yīng)將這兩種物品分開使用??梢韵扔脻崕`刷一遍,用水沖干凈后,再用稀釋后的84消毒液沖一遍,。 3 過氧乙酸 過氧乙酸屬高效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過氧乙酸的氣體和溶液都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殺滅細菌繁殖體,、分枝桿菌、細菌芽胞,、真菌,、藻類及病毒,也可以破壞細菌毒素,,其殺菌作用比過氧化氫強,殺芽胞作用迅速,。過氧乙酸又名過醋酸,,無色透明液體,,易揮發(fā),有刺激性氣味,,為強氧化劑,,具有強腐蝕性,有漂白作用,,性質(zhì)不穩(wěn)定,,易分解。過氧乙酸水解產(chǎn)物為醋酸和過氧化氫,。因此,,過氧乙酸為混合水溶液,除含主要成分過氧乙酸,,另含過氧化氫,、醋酸、硫酸等,。 過氧乙酸可通過浸泡,、噴灑、噴霧,、擦拭的方式對物品進行消毒,。市售過氧乙酸為加有穩(wěn)定劑的過氧乙酸水溶液,濃度一般為20%,,消毒前稀釋至使用濃度,。另一種劑型為二元包裝型:將加有催化劑硫酸的冰醋裝于一瓶,將過氧化氫裝于另一瓶,,兩瓶配套出售,。臨用前,將兩瓶液體混勻,,靜置2h以上,,即可產(chǎn)生預(yù)定濃度的過氧乙酸。 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確保使用濃度,。因過氧乙酸溶液不穩(wěn)定,,應(yīng)貯存于通風陰涼處,或隨時使用隨時配制,,用前先測定有效含量,;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配制稀釋液,稀釋常溫下保存不宜超過兩天,。 不可用于地面消毒,。過氧乙酸對大理石和水磨石等材料地面有明顯損壞作用,切忌用其水溶液擦拭地面,。 過氧乙酸對金屬有腐蝕性,,配制消毒液的容器最好用塑料制品,,配制過氧乙酸時忌與堿或有機物混合,以免產(chǎn)生劇烈分解,,甚至發(fā)生爆炸,。金屬器材與天然紡織品經(jīng)浸泡消毒后,應(yīng)盡快用清水將藥物沖洗干凈,。 高濃度藥液具有強腐蝕性,、刺激性,使用時謹防濺到眼內(nèi),,皮膚上,。如不慎濺到應(yīng)立即用水沖洗。 在這里需要提到的是,,空氣消毒在呼吸道傳染病控制中效果有限,,在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轉(zhuǎn)走后的終末消毒時有意義,建議由專業(yè)的衛(wèi)生人員在無人狀態(tài)下使用過氧乙酸或者過氧化氫處置或移動式紫外線消毒處理,??諝庀静荒茏钃醪∪穗S時排出的病毒飛沫傳給近距離接觸的易感人群,所以個人防護也很重要,。 4 雙胍類和季銨鹽類消毒劑 雙胍類和季銨鹽類消毒劑都屬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這類化合物可以改變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使菌體胞漿物質(zhì)外滲,,阻礙其代謝而起到殺滅作用,。雙胍類是一類低效消毒藥物,對細菌的繁殖體殺菌作用強大,,但不能殺滅細菌的芽孢,、分枝桿菌和病毒。用于皮膚和黏膜消毒,,也可用于物體表面消毒,。常用的有氯己定(洗必泰)、皮可洗定,。 雙胍類和季銨鹽類消毒劑常與其他消毒劑復(fù)配以提高其殺菌效果和殺菌速度,,將其溶于乙醇中增強殺菌效果,用于醫(yī)院里非關(guān)鍵物品與手部皮膚的消毒,。如氯己定-醇消毒藥物是一種常用的皮膚,、黏膜消毒藥物,因具有殺菌范圍廣,、合成簡單,、毒性小、成本低、性能穩(wěn)定,、加熱不易分解,、使用方便等特點,現(xiàn)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 5 含碘消毒劑 含碘消毒劑包括碘酊和聚伏酮碘等。碘酊工藝簡單,,易于制作,,是早期主要的消毒劑,但由于其刺激性與腐蝕性,,已逐漸被穩(wěn)定性好,、刺激性小的碘伏替代。碘伏是碘與表面活性劑的不穩(wěn)定絡(luò)合物,,當其與細胞,、細菌接觸時可以釋放游離的碘元素,游離的碘能迅速穿透細胞壁,,依靠元素碘的沉淀作用和鹵化作用,,與蛋白質(zhì)氨基酸上的羥基、氨基,、烴基結(jié)合導致蛋白質(zhì)變性沉淀,,發(fā)生鹵化,從而失去生物活性,。 碘酊的常用濃度為2%,,聚伏酮碘的使用濃度為0.3%~0.5%,它們可鹵化病原體蛋白并導致其死亡,。含碘消毒劑可殺滅細菌的繁殖體,、真菌和部分病毒,多用于皮膚與黏膜的消毒,,醫(yī)院常用于手部皮膚的消毒,,但是與含醇的消毒劑一樣,它無法殺死病菌或者細菌芽孢,。 6 醛類消毒劑 醛類消毒劑主要包括甲醛和戊二醛等,。此類消毒劑為一種活潑的烷化劑,可作用于病原體蛋白質(zhì)中的氨基,、羧基,、羥基和巰基,從而破壞蛋白質(zhì)分子并導致其死亡,。 甲醛和戊二醛可殺滅各種病原體,,由于它們對人體皮膚與黏膜有刺激、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所以不可用于空氣,、食具的消毒,。制藥企業(yè)常采用甲醛熏蒸法來進行潔凈區(qū)的環(huán)境消毒。因其對人體有致癌作用,,易造成皮膚上皮細胞死亡而導致麻痹死亡,,近年來,有些企業(yè)已采用過氧化氫蒸汽 (VHP) 消毒法來代替甲醛熏蒸法,。 7 酚類消毒劑 酚類消毒劑已有100年的歷史,,曾經(jīng)是醫(yī)院主要消毒劑之一,為預(yù)防和控制疾病的傳播起過重要作用,。酚類化合物是芳烴的含羥基衍生物,,在高濃度下,酚類可裂解并穿透細胞壁,,使菌體蛋白凝集沉淀,,快速殺滅細胞;在低濃度下,,可使細菌的酶系 統(tǒng)失去活性,,導致細胞死亡。 酚類消毒劑是酸類化合物,,呈弱酸性,,一般都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在環(huán)境中易被氧化,,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應(yīng)注意避免與堿性物質(zhì)接觸,。其代表產(chǎn)品有苯酚、煤酚皂溶液,、 六氯酚,、對氯間二甲苯酚等。常用的煤酚皂又名來蘇爾,,其主要成分為甲基苯酚,。鹵化苯酚可增強苯酚的殺菌作用,例如三氯羥基二苯醚作為防腐劑已廣泛用于臨床消毒,、防腐,。 8 環(huán)氧乙烷 環(huán)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屬于高效消毒劑,,對金屬不腐蝕,,無殘留氣味,可殺滅細菌(及其內(nèi)孢子),、霉菌及真菌,。它的穿透力強,,常將其用于皮革、塑料,、醫(yī)療器械,、醫(yī)療用品包裝后進行消毒或滅菌,而且對大多數(shù)物品無損害,。如用于精密儀器,、貴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因為對紙張色彩無影響,,常被用于書籍,、文字檔案材料的消毒。 環(huán)氧乙烷具有毒性,、致癌性、刺激性和致敏性,,屬于易燃易爆化學品,,因此并不常見于日常生活消毒。一旦意外與人體接觸需立即處理,。 皮膚接觸:應(yīng)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y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yī),。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shù)。 |
相關(guān)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