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見證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戈壁深處有棵“夫妻樹”
2019-08-23 11:55:4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責(zé)任編輯:李雅蘭 李雅蘭 |
戈壁深處夫妻樹 來源:8月23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梁衡 一 樹不在高,有故事則名。 想不到戈壁灘上一棵普通的榆樹卻出了大名,。我正苦于在邊疆地區(qū)找不到有故事的人文古樹,,新疆的一位朋友突然來電話說,,他們那里有一棵老榆樹,,與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有關(guān),被當年領(lǐng)導(dǎo)核試驗工程的張愛萍將軍命名為“夫妻樹”,。我聽后大喜,,放下電話,稍加準備便飛往現(xiàn)場,,這次找樹真可以說是不遠萬里了,。 到達馬蘭原子彈試驗基地的當天下午,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拜訪這棵夫妻樹,。所謂基地,,包括當年各種科研、試驗,、后勤,、生活機構(gòu)和原子彈靶場,共10.2萬平方公里,,是一個比浙江省還略大,、荒無人煙的戈壁灘。 天佑中華,,除明山秀水外,,又專門給我們留下了這塊可以升起蘑菇云的無人區(qū)。1958年,,測量部隊在這里打下第一根界樁,,驚天動地的事業(yè)就此拉開序幕。 車在荒原上顛簸前行,,路邊西北荒漠中常見的沙蒿,、紅柳、駱駝刺,、芨芨草,,都被風(fēng)吹得東倒西歪。雖是七月天,,仍然見不到多少綠色,。終于進入一條寬闊的灘地,眼前出現(xiàn)了三三兩兩的榆樹,。 在西北,,雨季的洪水就是一架巨大的推土機,,常把地面推出各種溝槽,土下面存了一點水,,就能養(yǎng)活幾棵樹。同時,,水過地平,,人又借以為路。因此,,在荒原上水,、樹、路,,總是天然地共生在一起,。旅行者只要望見一線綠色,那里便有生命,、有人跡了,。 不同的是,晉陜一帶的黃土高原,,土質(zhì)松軟,,水將土地切割成深深的溝壑;而在新疆堅硬的戈壁灘上,,水只能沖出一條淺闊散漫的溝灘,。漸漸前面顯出一團團的綠色,樹多了起來,,溝里也有了一點生氣,。 突然出現(xiàn)一峰駱駝,擋在車前,,瞪大眼睛看著我們坐的這個鐵怪物,,遠處更多的駱駝在樹蔭下觀望。但樹,,卻只有一色的榆樹,。在戈壁這種“夏日如燒,冬風(fēng)如刀”的大環(huán)境下,,能夠存活的大喬木只有榆樹,。這時連大名鼎鼎的胡楊也不見了蹤影,更不用說所謂“歲寒而后凋”的松柏了,。大漠最可怕的不是寒,,而是干。要窒息生命,,干涸比寒冷更徹底,。 我們顧不及眼前的景色,,飛車掠過兩邊的山、石,、樹,、駝,直奔那棵夫妻樹去,。 “風(fēng)打沙埋流云過,,獨向蒼天不問年。閑看天邊蘑菇云,,靜聽落葉打腳面,。”這是一棵很老,、很有資格的老榆樹,,它獨立在寬闊的河灘上,背景是遠山的紅色巖石,,腳下是灰色的戈壁砂粒,,不遠處幾只悠閑的駱駝在吃草。 老榆樹的根怎么扎進這鐵硬的地面,,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它一出土就是這樣的悲壯、蒼涼,。樹分兩股,,一股粗壯高大,頂天立地,;另一股也是同樣的粗壯,,但長到一半時突然停止,便依偎在這高股之旁,,成連理之狀,;又有更小的一枝,修長可愛,,藏于兩股之后,。 他們相互攙扶提攜,像一個溫馨的三口之家,。來時,,我已經(jīng)注意到了,戈壁榆多是二三枝連體,,相濡以沫,,大約是為了互借陰涼,抵御風(fēng)沙,。 這株夫妻樹渾身的樹皮已龜裂成手掌大的碎片,,貼著樹身拼接成不規(guī)則的網(wǎng)狀,。每塊裂片就像春天犁溝里翻起而又被曬干的泥巴,乍尾翹角,,七楞八瓣,,摸上去生硬。而樹紋也如犁溝之深,,我的小臂可以輕松地嵌入,。 常見有表皮龜裂的樹,頂多皮厚如銅錢,,紋寬若小指,。這戈壁空間之大,,竟連樹紋也這樣地放大了,。我知道這是一種適者生存的自我保護,當夏季洪水來時,,它就狂喝猛長,;雨季過后,風(fēng)吹日曬,,它就炸裂表皮,,切斷毛細管道,減少蒸發(fā),。在這亙古荒原上,,它日開夜合,寒凝暑發(fā),,生而裂,,裂而生,年年月月,,竟修煉出這副鐵打的鎧甲,,甲內(nèi)靜靜地裹著一位大漠戈壁的守望者。 老榆樹頭頂上的枝極細,,葉極小,,灰綠色。經(jīng)風(fēng)吹沙打早已銹成一團亂麻,。細如鋼絲的經(jīng)年枯枝穿插其間,,那是它的白發(fā)。 二 一棵樹怎么會和原子彈有關(guān),?又為什么被命名為“夫妻樹”,? 原來,原子彈爆炸試驗,,首先要找一塊沒有人煙的地方做試驗場,,還要有一批愿意隱姓埋名的人去干活,。保密,成了試驗工作的第一條鐵律,。 當時調(diào)干部談話,,第一句話就是:“你愿不愿意隱姓埋名?”后來形成了一個口號:“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我們許多科學(xué)家、將軍,,甚至一個單位,、一支部隊,突然就從正常生活中消失了,。每個人對自己干的事,,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 1963年,,即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前一年,北京某部一位女副所長被通知去羅布泊參加試驗,。她興奮得一晚沒有睡著覺,,但是第二天只對丈夫淡淡地說了一句:“我要到外地出趟差?!睂Ψ揭搽S便回了一句:“好啊,。”兩人就這樣平靜地告別,。 妻子一進基地就是幾個月,。離基地不遠處有一條季節(jié)性洪水溝,長滿榆樹,。一條簡易公路從溝里穿過,。一天她正在樹下等車,望見遠處一個軍人扛著箱子向這邊走來,,身形很像自己的丈夫,。 她瞪大眼睛,等到走近,,果然是他,!原來那天離家時她丈夫也接到了出差通知,但他們都嚴守保密規(guī)定,,相互不多問一句,。今天樹下相見,才知干的是同一件工作,。一個多月以來兩人近在咫尺,,說不定傳送的樣品,、文件上都有對方的指紋,卻不知心愛的人就并肩戰(zhàn)斗在身旁,。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但遠遠超出了《槐蔭記》之類的樹為媒,而是“樹為題”,,是上天來借題點破天機,。張愛萍將軍聽到這件事后感動地說,真是一雙中華好兒女,,這樹就叫“夫妻樹”吧,。 原子彈試驗,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頭等大事,,都會以各種方式寫入歷史,。但是誰能想到中國的原子彈試驗,卻是用一棵老榆樹來記錄其中一個最感人的側(cè)面,。而這棵“夫妻樹”在44年后的2008年,,被評為馬蘭原子彈試驗基地20個紀念標識物之首(其余還有將軍樓,、氣象站等),。 三 看完夫妻樹,我們繼續(xù)沿著這條溝慢慢前行,。漫散在戈壁灘里的老榆樹,,或扎根石縫,緣山而生,;或俯身石灘,,如老龍臥地;或挺身谷口,,壯士當關(guān),。雖姿態(tài)各異,都在對天發(fā)浩歌,。面對寂寞在戈壁,,它們要說點什么。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無數(shù)的科學(xué)家,、將軍、青年知識分子,,告別條件優(yōu)越的大城市,,告別國外的優(yōu)厚待遇,來到這個叫作馬蘭的戈壁深處,,其勢很像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tǒng)區(qū)的青年奔赴延安,。但除了沒有戰(zhàn)爭,,大戈壁的生存條件還遠不如當年的延安,要飽受寒暑之苦,、風(fēng)沙之苦,、干渴之苦,還有三年困難時期帶來的饑餓之苦,。 但最難熬的還是與家人隔絕的寂寞之苦,。原子彈試驗嚴格保密是各國的通例,但是,,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在核試驗起步時像中國這樣窮,。他們都有優(yōu)厚的物質(zhì)條件來為保密工作補償和潤色,來還這一筆人情債,。 美國是第一個搞原子彈的國家,,可以動用一個空降師到敵國去偷回一個科學(xué)家??梢栽诨哪辖ㄆ鹨蛔茖W(xué)城,,有自己獨立的戶籍、郵政,、交通和生活供應(yīng)系統(tǒng),。科學(xué)家不必“上瞞父母,,下瞞妻兒”,,而是把全家搬來城里“伴研”。 而我們卻有多少個家庭十年,、幾十年地在保密,、無告、猜想,、恐慌中苦熬,、苦等。離家工作的人兒也在兩難中糾心,。觀看當年的紀錄片,,獵獵漠風(fēng)中,馬蘭基地某單位的門柱上大書著這樣一副對聯(lián):“舉杯邀月,,恕兒郎無情無義無孝,;獻身科研,為祖國盡職盡責(zé)盡心,?!睓M批:“忠孝難兩全。” 忠孝難兩全,,舍家是為國,。戈壁大漠里的秦時明月,見過馬革裹尸,、勒功樓蘭的將軍,,但沒有見過這樣不求一名的團體。 那個女所長夫妻算是幸運的一對,,他們雖在京城離別時打啞謎,,卻又在老榆樹下鵲橋會,他們的故事已與原子彈試驗同垂青史,。老榆樹下還有為這個故事立的碑,。 后來,我翻看相關(guān)資料,,同屋不知情,、同鍋不知事、同衾不問業(yè)的保密夫妻不知有多少,。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小夫妻倆本在國外過著衣食無憂、兩誠無猜,、功業(yè)圓滿的好日子,,新中國成立,毅然來歸,。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你是否愿參加,。但這工作要嚴格保密,?!编囈豢诖饝?yīng),他只對妻子說了一句:“我可能要出個遠門,?!逼拮右苍俨欢鄦栆痪洹?/p> 可這一出遠門就是28年,。1964年10月16日原子彈爆炸,,他的岳父許德珩(時任全國政協(xié)常委)拿著一張《人民日報》號外問嚴濟慈(物理學(xué)家):“誰有這么大的本事,能造出原子彈,?”嚴說:“你回家去問問你的女婿吧,。”許一臉霧水,。 原子彈的關(guān)鍵部件是鈾核,。為求能精確加工,核基地工廠在全國舉行了一場“比武招親”,,上海市年僅20多歲的六級車工原公浦被招上了,。他與集萬千寵愛在一身的“原子公主”結(jié)了親,,卻要遠離妻子和懷中的嬰兒。臨出門時他擁抱了一下妻子郭福妹,,只輕聲說了一句話:“我上班去了,,你要把孩子帶大?!边@話有點秋風(fēng)易水寒,,壯士西去不復(fù)還的味道。 當時鈾的國際價格是每克4000美元,,但就是這么貴也買不到,。于是,我們舉全國之力,,日積月累,,終于為原公浦湊夠了鴕鳥蛋大小的一塊鈾原料。這可是全黨,、全軍,、全民的心肝寶貝。 原公浦一肩擔國家,,萬里赴戎機,。為不負重任,他和團隊封閉訓(xùn)練了半年多,,體重減了四分之一,。最終他只用三刀就切出了合格的鈾蛋。勝利那一刻,,他一屁股癱坐在地板上,。為此,周恩來特批給基地每人二斤豬肉,,原公浦只不過比別人多了10元獎金,,還有一個綽號“原三刀”。 中國古典詩詞中有不少寫閨中少婦思念丈夫戍邊的句子,?!按蚱瘘S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边@時在上海的妻子郭福妹無論怎樣的設(shè)想,、思念、做夢,也夢不到丈夫在西北干著這樣一件天大的事,。 生者長緘緘,,逝者恒已已。最可愛的是那些基層的戰(zhàn)士,、職工,。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卻知道這件事最神圣,。戰(zhàn)士劉春光犧牲在工地上,,司令員抱著他的遺體,含著淚花大聲喊道:“導(dǎo)彈,,知道嗎,?小劉,咱們是搞導(dǎo)彈的,!” 多少年后,,當兩彈一星已成為中國人驕傲的里程碑,某基地在梳理這一段奮斗史時,,登報尋找本單位的無名英雄,,四川的一位老婦人拿著報紙,對著墻上自己老伴的遺照喃喃地說:“老伴啊老伴,,你干了這么大一件事,,到走也沒有跟我說一聲呀!” 天將降大器于斯民也,,必將凝其志,、一其心、守其拙,,然后方成正果,。春雷一聲,原子彈爆炸成功了,,中華民族終于有了國之最大,、最重之器。 四 現(xiàn)在的馬蘭基地大不一樣了,。經(jīng)多年建設(shè),這里宛然已是一座綠色科學(xué)城,。城中的樹種,,仍以榆樹為主。只不過因為有水源保證,,又經(jīng)人工的修剪,、嫁接,這“榆”家大院人丁興旺,蔚為壯觀,。 有任性生長的原生榆,,與白楊比肩,同向藍天,;有修剪成圓球形,,約一房高的饅頭榆;有噴泉一樣沖到空中,,又緩緩垂下柔枝的龍爪榆,。 最奇怪的是主干道邊的綠化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也絕對想象不出來的“燕尾榆”,。我見過的嫁接榆樹,只是在樹型,、顏色方面有變,,而葉片的形狀、大小是始終不變的,,如近年來城市里出現(xiàn)的金葉榆,,燦若黃金,但也還不脫其形,。 而現(xiàn)在路邊的這種榆,,在離地一人多高處植入接穗,其枝便一發(fā)不可收地噴向天空,,在行人的頭上搭起一道綠色天棚,。它的葉片異常巨大,我伸手采了一片,,比一個男人的手掌還要大,,是普通榆葉的七八倍。 葉形也不是一般的魚尾狀,,而呈寬闊的紡錘形,,快要收尾時又探出兩個尖尖的尾巴??梢娪軜溥@種樹基因極好,,它在苦水里泡大,濃縮了生命,,稍微改善條件,,便爆發(fā)出無窮的活力。 榆樹是個大樹種,,它所在的科,、屬,、種三級都以“榆”命名,它是一個集團軍的司令,,或者一個艦隊的旗艦,。榆家軍有多少兵種,實在說不清,。 我對榆樹的印象是它的生命力無處不在,,自生自長,從不有求于人,。少時在北方的農(nóng)村里隨大人栽樹,,栽桃、李,、棗,、杏,栽楊,、柳,、槐等,但從來沒有聽說過專門栽榆樹的,。每年四五月間春風(fēng)一起,,滿天都是翩翩起舞的榆錢,那就是它的種子,。在河邊,、路旁、墻根,、院角,,甚至房頂上的磚縫瓦溝里,一場新雨過后都能長出一窩一窩的榆苗,。 對榆樹來說,,春天里要做的一件事不是“栽”而是“拔”,你若不隨時拔掉它,,它的根就會穿透你的房頂,,撐裂你的院墻。我看到過從南京明城墻上取下來的一株小榆樹,,其根伸進墻縫,,竟清晰地拓印出當年燒磚工匠的名字。它有穿越時空,、探囊取物,、鑄印歷史的本事。 我也親歷過與小榆苗的較量,,這可不是一般的拔草,、間苗,而像是從混凝土墻里往外抽一根廢鋼筋,。榆苗未曾出土先有“韌”,,長到一尺成鋼絲,不管你怎么使勁,,哪怕捋脫它的綠皮,,只剩一根白色的筋條,它還是不肯投降,。而這時你的手指反倒被它勒出了血,。 世上大概再沒有這么頑強的樹種了。就因它的韌性,,榆條常用來當繩子捆扎柴草,;榆皮被孩子們擰成“皮鞭”,甩得震天響,;榆皮面則被農(nóng)家的主婦們調(diào)和其他雜糧去下鍋,;榆木一般會被派去做車軸或者油坊里榨油用的“油梁”,總之是在干最重,、最苦的活,。如要形容人之老實、堅守,,則曰:榆木疙瘩,。 遇有荒年,榆樹首先挺身而出,,舍己活人,。當年在馬蘭基地,部隊斷炊,,許多人缺乏營養(yǎng)得了夜盲癥,,就是靠吃榆樹皮挺過來的。所以馬蘭人稱它為功勛樹,。 榆樹性格堅韌,、無私、無求的一面我是早就知道的,,這次來到大戈壁,,又發(fā)現(xiàn)了它沉默、忍耐和堅守的一面,。這株夫妻榆在荒涼的戈壁灘上一直堅守著等待什么,?它終于等來了一群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子孫,等來了共和國的天空升起了蘑菇云,。 就像原子這個東西,,自有宇宙便有它,,它一直等待著,終于等來了盧瑟夫,、愛因斯坦這些物理學(xué)家去發(fā)現(xiàn)它,,打碎原子殼解放它,釋放出了驚人的能量,。榆樹長在西北,,蘑菇云就升起在西北,冥冥中有什么緣分吧,。 美哉大榆,,天假其威,地予其強,;能屈能伸,,能收能藏;生性最韌,,生命最堅,。大哉戈壁,天高地廣,,亙古?;模辉恿炎?,宇空吸張,。春雷一聲,國運翻轉(zhuǎn),。 讓一株西北的老榆樹來為原子彈試驗的成功寫照,,正是情理之中。 梁衡 |
相關(guān)閱讀:
- [ 08-12]蒼茫戈壁滿目“風(fēng)”“光”無限好
- [ 07-11]【邊疆黨旗紅】駐扎天山戈壁的江蘇醫(yī)療“天團”
- [ 05-23]高溫戈壁上演競速好戲 環(huán)塔眾將漸入佳境
- [ 05-19]戈壁中,,壯志酬我青春飛揚
- [ 05-13]暴風(fēng)雪在蒙古國南戈壁省造成4人死亡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