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君|五代守護的溫暖家書,,詮釋一心向黨的拳拳初心
2019-07-17 11:23:58??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1931年5月,,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發(fā)布了《關于土地問題的布告》,,向群眾宣布:“一經分定的土地,,即歸農民所有,,任其出租買賣,,生的不補,,死的不退”,。這一政策的實施,,大大激發(fā)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他們全力支持蘇維埃政權,,爭先恐后參軍參戰(zhàn),,推動了革命和生產的發(fā)展。 1932年春開始,,由于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和蘇區(qū)的鞏固,,為了擴大紅軍規(guī)模,贛南蘇區(qū)有計劃地動員青壯年自愿加入紅軍,。 一走兩年無音訊,,首封家書號召青年踴躍參軍 歐陽洪長自幼父母雙亡,后被叔叔歐陽榮發(fā)收養(yǎng)長大,。為了響應擴紅運動,,歐陽洪長與歐陽榮發(fā)的長子都決定參軍??紤]哥哥已生育孩子,,責任重,自己暫無孩子,,歐陽洪長便勸說兄長留下照顧妻兒,,自己參加紅軍。 據統(tǒng)計,,1932年1月至3月,,中央蘇區(qū)開展第一次擴紅突擊運動,江西全省擴紅11833人,;到9月底,,江西原計劃7、8,、9月擴紅12300人的目標被超額完成,,達到了28690人;10月20日到12月20日,,不完全統(tǒng)計,,江西全省14個縣共擴大紅軍14991人,。 歐陽洪長這一走便是兩年。1934年2月15日,,當時在紅軍第二十二師師部偵察連工作的歐陽洪長給家里寫了一封家書,。歐陽洪長在信中詢問了歐陽榮發(fā)的健康以及家里的一些情況,他表示自己目前一切平安,,希望家里人不要掛念,,并且希望叔叔能“寄鞋一雙,寄紙洋貳元”,。他還囑托家里人“鼓勵全體青年群眾起來擴大紅軍到廿二師來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最后,,歐陽洪長讓歐陽榮發(fā)收到信后“馬上回音”,。 再寄家書,鼓勵青年參軍保障土地利益 當時寫這封信給家人報平安的歐陽洪長也許很難料到,,自己所在的22師將在筠門嶺面臨一場巨大的戰(zhàn)役,,這將是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的重要組成部分。筠門嶺西臨湖南,,東近福建,,南下廣東,北距會昌,,和當時的紅色首都瑞金只有一百零一公里,是水陸通商要道,,是粵贛邊區(qū)的重鎮(zhèn),,是兵家必爭之地。 紅軍22師所處的粵贛省在第五次反“圍剿”中,,處于中央蘇區(qū)的南方戰(zhàn)線,。面對粵桂敵人的步步逼進,駐守南線的紅軍22師及地方武裝,,在“左”傾錯誤路線的軍事指揮下,,實行“分兵把口”,與國民黨粵軍三個師在筠門嶺地區(qū)進行陣地戰(zhàn),。盡管紅軍指戰(zhàn)員英勇頑強,、浴血奮戰(zhàn),但因敵眾我寡,,遭受重大傷亡,。4月21日,筠門嶺被廣東軍閥陳濟棠部攻占,,紅軍22師被迫退到中村,、站塘一帶,,整個南線的形勢異常嚴峻。 當歐陽洪長所處的紅軍22師大規(guī)模被敵軍鉗制之時,,他們遇到了一個巨大的轉折,。 1934年6月,毛澤東親臨紅軍22師駐地一一站塘李官山視察,。根據廣東軍閥陳濟棠部侵占筠門嶺后表現(xiàn)出停停打打,,千方百計想和紅軍拉關系的情況,毛澤東與省委,、軍區(qū)的領導一道制定出“打”與“和”有機結合的鞏固南線,、保衛(wèi)會昌的作戰(zhàn)計劃和部署。 由于毛澤東對粵贛省工作的正確指示,,南線形勢出現(xiàn)了新的喜人變化,。在整個中央蘇區(qū)第五次反“圍剿”不斷失利的情況下,南線形勢大為好轉,,整個戰(zhàn)線局勢穩(wěn)定,,游擊戰(zhàn)爭紛傳捷報,群眾的政治熱情重新高漲,,紅軍指戰(zhàn)員信心倍增,。 在毛澤東寫下的《清平樂.會昌》中,似乎還能窺見這場戰(zhàn)役給他帶來的喜悅之情:“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zhàn)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這首詞記下了第五次反“圍剿”中曾經出現(xiàn)過的希望,,記下了會昌人民和紅軍戰(zhàn)士為保衛(wèi)蘇區(qū)所進行的英勇斗爭,。 身在紅軍22師的歐陽洪長當時對第五次反圍剿似乎也充滿了信心,他在1934年8月30日給家里寫的家書中,,只字未提筠門嶺戰(zhàn)役中經歷的生死危機,,只稱“我們在前方榮(勇)敢沖鋒消滅敵人,叔臺在家中都要做宣傳,,鼓勵一班青年赤衛(wèi)軍(隊)到前方來粉碎敵人五次圍剿,,才能保障土地利益”。 侄讓叔信黨,,叔讓侄事黨,,家書記錄拳拳愛黨心 1934年9月9日,,歐陽洪長再次寫了一封家書。他依舊報喜不報憂,,稱自己在前方身體很強壯,,讓叔叔不要掛念。在信中他照例詢問了歐陽榮發(fā)的身體情況,,并問道“今年的谷子割到多少”,。他還在信中叮囑歐陽榮發(fā)如若田地有困難,“到鄉(xiāng)蘇派人來家中解決一切困難”,。歐陽洪長還表達了此次寫信是希望叔叔能寄紙洋肆元到廿二師部偵察連,。 1934年8月3日,歐陽榮發(fā)給在前方的侄兒寫了一封回信,,但可能因為前方軍隊開動,,這封信而后被退了回來。歐陽榮發(fā)在信中寫道,,“知你在前方身體強壯,,我們閱信后心甚暢快。先寄來大洋貳元與你應用,。因接到你們的信到如今很久了,,諒你們的隊伍開動,現(xiàn)今不知你開到何處,,所以布草鞋家們不曾寄來,。”歐陽榮發(fā)還很細心地提醒歐陽洪長,,要寫清楚軍,、師、團,、營、連,、排以及駐扎何地,,這樣才能將東西寄給他。并在信中期盼他在前面要努力工作,,消滅敵人第五次圍剿,,爭取革命勝利…… 當時的歐陽洪長與歐陽榮發(fā)也許都沒料到,他們期待的“消滅敵人第五次圍剿”最終沒有實現(xiàn),,南線出現(xiàn)的轉機未能扭轉大局,,中央紅軍不得不于1934年10月實行戰(zhàn)略轉移。 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并沒有抹殺百姓對紅軍的熱情,。在中央紅軍出發(fā)長征時,,蘇區(qū)人民踴躍參軍,,在擴紅運動中到處出現(xiàn)有父母送子妻送郎、父子兄弟爭挎槍的動人情景,。在中央紅軍出發(fā)的8·6萬多人中,,僅贛南籍子弟就達5.6萬多人,占總數(shù)的65%,。有的縣,、區(qū)、鄉(xiāng)的16歲至55歲的男子,,凡是身體合格的都爭先恐后地走了,。蘇區(qū)人民還提供了大量軍需物資和軍費。僅贛南地區(qū),,就提供了稻谷84萬擔,、棉花8.6萬余斤和制造槍彈的8萬多斤銅等。此外還有價值10萬元的中西藥品和150多萬元軍費,。 當初“在前方勇敢沖鋒消滅敵人”的歐陽洪長,,到底有沒有參加這場轉移,已不得而知了,。家里人甚至不知道他在何時何地犧牲的,,只是在等了“很多年之后”,歐陽榮發(fā)將其長子的小兒子歐陽可輝,,按照約定過繼在了歐陽洪長的名下,。 四封家書因黨而生,也為黨而捐 這四封家書經過歐陽榮發(fā)及其長子的保管,,最后傳到了歐陽可輝手中,。為了讓整個家族的人都了解這個故事,歐陽可輝專門將原件復印了數(shù)十份,,確保直系親屬中每人都有一份,。而自己的那份復印件連同原件,被鎖在了自己床頭旁柜子里的木盒中,。 這些家書,,是85年前贛南百姓擁黨愛黨的一個縮影,也是常懸于歐陽榮發(fā)家族心中,,提醒要時刻忠于黨的家訓,。 2019年6月14日,76歲的歐陽可輝最后一次將四封家書的原件從他的小木盒中取出,,把他送到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 父親一直是歐陽可輝的驕傲與榮光,他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父親,了解這段歷史,,“這些信件不光是我家的,,也是國家的、歷史的,。它是所有蘇區(qū)人民支紅擴紅的一個見證,,應該得到更好的守護!” 而就在歐陽可輝捐獻家書的紀念館中,習近平在5月20日下午,,在這里曾說道,,“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在中央蘇區(qū)和長征途中,,黨和紅軍就是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勝利,創(chuàng)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p>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 歐陽洪長為了革命一往無前的理想信念也成為了歐陽家族最寶貴的財富,。在捐出前一天,歐陽可輝的孫女歐陽強帶著弟弟歐陽彥去縣城里作了文件掃描,,他們覺得這比爺爺?shù)膹陀〖鼙A舾靡恍?。“我們非常珍惜太爺爺留下來的這些信件以及背后所承載的精神”,,歐陽強說,,“它代表了一種堅定的信念,以及為了革命舍生忘死的精神,,我們一定要繼承,!”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