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龍墨,,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一名聽力師,。盡管我每天都接觸聽障孩子,但當我聽到孩子經(jīng)過康復訓練清晰地喊出“媽媽”、“老師”時,還是禁不住熱淚盈眶,。
今年是我第7年參加兩會,,也是我進入這個行業(yè)的第24年。我最大的感受是,,這個系統(tǒng)真的很艱苦,。但大家還是一直認真工作,努力讓孩子們從聽不見聲音,,到能聽會說,,到融入社會,到能夠唱歌,,能像正常人一樣去交流,。
這又是一個讓人幸福感爆棚的事業(yè)。我們老師經(jīng)常說,,看到孩子回來看我們,,那瞬間,覺得自己付出再多都值得!
龍墨參加會議,。中國青年網(wǎng)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宋繼祥 攝
剛成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時,,我覺得,我在聽力康復這個領域扎根多年,為聾兒群體鼓與呼是自己的責任。漸漸地,,在履職過程中,,我的視野變大了,由最初關注聾兒,,后來關注所有殘疾兒童,進而關注整個殘疾人群體以及殘疾人工作者,。這份濃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一直激勵我走到現(xiàn)在。
這些年來,,政府和社會特別關注0到6歲的殘疾兒童,,因為早期干預得當?shù)脑挘麄兺耆梢匀谌肷鐣?/p>
2009年,,國家財政部,、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和中國殘聯(lián)啟動國家救助項目,到2019年,,人工耳蝸入戶率接近90%!像我們中心畢業(yè)的孩子,,入戶率已經(jīng)接近100%!現(xiàn)在國家提出了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特教會越來越好,。
“十二五”期間,,有15.37萬名聽障兒童得到免費康復訓練,18.85萬名聽障兒童家長得到培訓及康復指導,7.19萬名成年聽力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我國對聽障兒童的扶持力度遠超其他國家,,大部分聽損孩子的境遇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在我看來,,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是殘疾人回歸主流社會的基礎。而回歸主流社會,,這也是每個殘疾人最大的愿望,。
地鐵階梯邊輪椅傳送裝置蒙上的灰塵;殘疾人與健全人“競爭”乘坐直角電梯;盲道被占,成為斷頭路……
每每看到這些,,我的內心悲喜交加,。助殘的硬件設施是好了,但是全社會的助殘意識還很薄弱,。
2017年全國兩會,,我開始呼吁全社會要重視助殘的“軟環(huán)境”:全社會要增強助殘意識,為殘疾人享受公共服務提供友好環(huán)境,。
龍墨參加會議,。中國青年網(wǎng)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宋繼祥攝
在工作中,我還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問題,。每年,有200多個聾兒來到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接受康復訓練,。他們中,90%以上的孩子都符合進入普校的資格,。但他們進入普校后卻會遇到一系列的麻煩,比如說,,雜音干擾。
我發(fā)現(xiàn)如果能將普通教室進行吸音處理,,給有需要的學生配備無線設備,,就會極大提升聽損兒童的學習效率。但目前除了特殊教育學校里有這種設備,,普通學校還沒有普及,。我今年的提案也會涉及到普校融合教育這一部分的內容。
建議一:建立健全普校融合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質量,。
1.建立健全普校融合教育服務規(guī)范或制度。針對各類殘疾人的特點,,對普校應具備的硬件設施提出明確要求,。
2.通過試點運行,建立融合教育標準和評估體系,,以監(jiān)管教學質量,。
3.建立教師激勵制度,。對承擔殘疾學生教學的教師在職稱評定,、津貼上給予傾斜,。
4.以醫(yī)教結合的形式鞏固殘疾學生康復效果,加強對殘疾學生的學業(yè),、心理疏導等個性化關懷,。
建議二:將殘疾人康復納入公共服務體系。
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康復輔具產(chǎn)業(yè)發(fā)展,,建立基本輔助器具適配補貼制度,。同時,推動更多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yī)療保險支付范圍,,讓殘疾人得到更多便利,、安全、實用的輔助器具和服務,。
講真的,,想要在這個行業(yè)里面得到榮華富貴,根本不可能!但,,總有一個原因,,讓你非要去做不可!
這幾天,央視《新聞聯(lián)播》閃過一個我的鏡頭,,很多家長看到以后就給我留言,,說很感謝我們的幫助。我覺得就是這種信任,,支撐鼓勵著我繼續(xù)走下去,。
而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積極尋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殘疾人發(fā)聲!(中國青年網(wǎng)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瑞玲宋繼祥 盧冠瓊 實習記者 羅春昊 虞芳瑜 李沁芳 韓江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