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shù)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lián)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高度重視。2014年10月,、2016年5月,,總書記分別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兩次重要講話都已成經(jīng)典文獻,。2018年8月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總書記也對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此次全國兩會上,總書記參加文化藝術(shù)界,、社會科學界聯(lián)組會,,再次彰顯了對相關(guān)工作的高度重視。
在這次聯(lián)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堅持”的要求——“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lǐng)風尚”,,可以說是抓住了根本、說出了關(guān)鍵,。
“四個堅持”中,,“與時代同步伐”排在最前面。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恩格斯論述文藝復興運動的一句話,,說明文藝與時代的關(guān)系。恩格斯說,,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chǎn)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的確,,“文變?nèi)竞跏狼椋d廢系乎時序,?!?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lǐng)一個時代的風氣。
今天,,與時代同步伐,,就是要承擔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我們正身處壯闊的新時代,文藝創(chuàng)作,、學術(shù)創(chuàng)新?lián)碛袩o比廣闊的空間,。古老中國的深刻變化和近14億中國人民極為豐富的生產(chǎn)生活,正為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供了極為肥沃的土壤,。 文藝創(chuàng)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才能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回答時代課題,。
“四個堅持”的第二個堅持、第三個堅持,,關(guān)鍵詞都是“人民”,。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就曾強調(diào),,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也強調(diào),, “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能不能搞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chuàng)作和學術(shù)研究,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順應人民意愿、反映人民關(guān)切,。
“為誰創(chuàng)作,、為誰立言”的問題,可以說是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根本問題,。正如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所說的三句話: 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文藝創(chuàng)作不能是“一個人的風花雪月”,學術(shù)研究也不能是“象牙塔里的枯燥文章”,,一切有價值的文藝創(chuàng)作和學術(shù)研究,,都應該是立足中國現(xiàn)實、植根中國大地的,。 只有扎根人民,,創(chuàng)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也只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創(chuàng)作精品上,,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才能以大作品成就大師,、大家,。
“四個堅持”中,“用明德引領(lǐng)風尚”的提法,,也可謂一以貫之,。我們常說,“文以載道”,。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正如總書記要求的,, “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對于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更需要有“士以弘道”的價值追求,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勇?lián)耙晕幕恕⒁晕挠?、以文培元”的使命,。要明大德、立大德,,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方能成為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shù)家和學問家,;要堅守高尚職業(yè)道德,多下苦功,、多練真功,,方能做到勤業(yè)精業(yè);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品味,、講格調(diào)、講責任,,方能抵制庸俗媚俗低俗,。
文化文藝工作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都是作用于人心,、影響著社會的工作,。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時間節(jié)點上,深刻反映70年來黨和人民的奮斗實踐,,深刻解讀新中國70年歷史性變革中所蘊藏的內(nèi)在邏輯,,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用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文藝創(chuàng)造和學術(shù)研究就一定能為繼續(xù)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形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